白草羌
明代羌族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四川省北川县白草河流域。嘉靖二十三年(1544),其首领自称皇帝,设将军、总兵等职,袭击平番堡,虏提督指挥邱仁等数百人。二十六年(1547),巡抚张时彻与都督何卿分3路兵征讨,大败之,遂建双溪、大鱼、永平、奠边诸堡。万历七年(1579),8000余众请降,从汉姓、习汉仪、著汉装,年纳荞粮2斗、黄腊1斤。乃立保甲,编户籍2400余家。十七年(1589),该地划分为走马岭10村、射溪8村,各设村长,基本上处于茂州管辖之下。
明代羌族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四川省北川县白草河流域。嘉靖二十三年(1544),其首领自称皇帝,设将军、总兵等职,袭击平番堡,虏提督指挥邱仁等数百人。二十六年(1547),巡抚张时彻与都督何卿分3路兵征讨,大败之,遂建双溪、大鱼、永平、奠边诸堡。万历七年(1579),8000余众请降,从汉姓、习汉仪、著汉装,年纳荞粮2斗、黄腊1斤。乃立保甲,编户籍2400余家。十七年(1589),该地划分为走马岭10村、射溪8村,各设村长,基本上处于茂州管辖之下。
史无记载,从遗址考古发现辽代文物,认定为辽代长城。东起大兴安岭西侧额尔古纳右旗上库力附近库力河,沿着根河河口以南四卡附近折向西南,又沿额尔古纳河东岸行至八达关附近,越河进入今俄罗斯境内,至外贝加尔斯克
明初在东北所设蒙古※兀良哈三卫之一。该部自称兀良哈(明人异译作五两案)。其首领为※成吉思汗名将兀良哈人※者勒篾(折里麦)后裔。者勒篾的后人率兀良哈人的一支入居东部封地朵颜山(大兴安岭南麓)一带,该部即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中宗昭文帝李寿年号。公元338—343年,凡六年。
见“达撒”(724页)。
①解放前云南省金平、屏边等县瑶族村寨一种社会活动形式,即村民代表会议。通常每年举行一次(也有一些“红头瑶”村寨举行多次)。如屏边的“蓝靛瑶”于每年二月二日举行一次,持续3天,全寨每户派一名男子参加,男
又名《皇朝通典》。书名。清官修。10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786—1787)间成书。体例与《续通典》同,分为九典。记载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至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
见“罕麻卫”(1173页)。
?—1776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高宗※弘历第十二子。嘉庆四年(1799),追封贝勒。著有《日课诗稿》。
?—197高句骊国第九世王。又作伊尹模。新大王※伯固次子。汉光和二年(179)十二月新大王死,长子拔奇不肖,国人立其为王。在位时,立意诛杀国人怨愤之后党,镇压其叛乱。择贤者于海滨擢为国相。令有司立赈贷
见“帕察沙布伯克”(14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