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塔寺

白塔寺

又称妙应寺。在北京市,以元代在寺内建有藏式佛塔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敕命于大都之辽代所建舍利塔故址上建造一座佛塔以镇都邑,由帝师八思巴延请尼泊尔国工艺师阿尼哥设计督造,历时8年而成。又于白塔周围辽寺故址上兴建大圣寿万安寺,历时10年而成。元末,寺毁于火,白塔独存;明天顺元年(1457),又于白塔周围元寺故址上兴建妙应寺,保存至今。白塔为砖石结构,中心木通体环绕用藏文楷体朱书经咒;塔高50.9米,建于高出地面约2米之塔院中;基座占地810平方米,塔基高9米,为多角亚字形重叠三层须弥座,上筑24瓣莲花五层迭收围成环带莲座;覆钵形塔身直径约18.4米,其上又起一亚字形小须弥座,托起节节拔高之锥体十三相轮;塔顶为盘形华盖,直径9.7米,用厚木作底,铺以放射状铜瓦40块并以筒脊瓦接缝成盖,华盖四周悬有透雕铜质华鬘36个,各长2米,下挂风铃,华盖上鎏金铜顶亦呈藏式佛塔形,重约4吨,由顶端系挂18根铁链以牵固华鬘。佛塔通体白色,历经元、明、清三代历朝皇室维修,于基座上树碑及风铃上铸铭并署有妃嫔、内监等布施人姓名。1978年北京市文物部门维修白塔,于塔顶上发现清乾隆十八年(1753)所藏之镇物,内有清高宗衣冠、御笔书画、龙藏版汉文《大藏经》整部724函,还藏有五佛冠、补花织锦袈裟、高5厘米之金铸舍利长寿佛、珍珠、红蓝宝石及33颗舍利子等珍贵文物。白塔寺塔历经700余年保存完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是在内地所发现之藏族营造技术所构造的最早的实物,是我国汉、藏、蒙古等族人民团结友好文化交流的结晶。

猜你喜欢

  • 容妃

    见“伊帕尔汗”(808页)。

  • 预笃温稍瓦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名。属承天皇太后※崇德宫。又,是宫下尚有一抹里名“赁预笃温一腊”。“稍瓦直”又译作“稍瓦只”,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一抹里名“浑得移邻稍瓦只”,景宗※

  • 始光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24—428年,凡5年。

  • 耶律敖卢斡

    ?—1122辽末皇子。契丹族。为天祚帝※耶律延禧长子。母为文妃※萧瑟瑟。史载童年驰马善射。其性宽和,善助人。及长,积有人望。乾统六年(1106)十一月,封晋王。时宫中有制,禁侍从览书,偶遇小底茶剌于寝

  • 宋景阳

    宋代水东领主。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开宝八年(975),官至宁远节度使。曾率师镇压广右少数民族暴动,进兵都云(今贵州都匀),西南乃定。建总管府于大万谷乐等处(治在今贵州开阳县,南宋嘉定间移治今贵阳市)

  • 萨里川

    元代地名。又译撒里川、撒里怯儿、撒阿里客额儿。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克鲁伦河上游西。蒙古国建立前,成吉思汗建哈老徒行宫于此。嘉泰四年(1204),成吉思汗在此先后大败乃蛮部、蔑儿乞部。

  • 析支羌

    古族名。羌人的一支。春秋前已分布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至贵德、河曲一带,又称河曲羌。其居地古称赐支,故汉代又称赐支羌。因古代汉文史籍中常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戎羌,故亦称析支戎。汉以后不见记载。

  • 漏卧

    古国名。又称漏卧侯国。秦至西汉时为夜郎国小邑之一。一度置县。其地约当今云南罗平、贵州兴义、安龙一带。西汉成帝河平(前28一前25年)中,漏卧侯俞与夜郎王兴、钩町王禹相互攻击。汉遣使谕和,不听。及牂柯太

  • 群科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南左翼末旗”(1453页)。

  • 觉罗长龄

    ?—1811清朝大臣。字牧庵。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授刑部主事。历福建兴泉永道、江苏布政使。五十一年(1786),授刑部侍郎。次年,授山东巡抚,率所属浚河道,修41州县城工,受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