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畲语

畲语

我国部分畲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畲语支。畬族分布于中国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1990年人口普查约有63万。但使用畲语的仅有1000多人,分布于广东莲花山区的海丰、惠东和罗浮山区的博罗、增城等县的10多个小山村。这部分畬族自称“活聂”,内部交往使用本民族语言,与其他民族交际多使用汉语客家话。畲语在苗瑶语族中自成一个语支,跟苗语支、瑶语支语言都有相当数量的同源词,特别跟苗语支的炯奈语比较接近。特点有:有单辅音、唇化辅音和颚化辅音3类声母。无浊闭塞音声母。清塞音声母P、t、k都带有同部位的鼻音成分。如mp、 nt、k,但与同语族的苗语、布努语、巴哼语、炯奈语等的带鼻冠音声母不是一个来源,性质也不同。有—n、—、—t、—k等4个辅音韵尾,塞音韵尾都不是固有词。声调系统基本上与汉语相同,古代分4个声调,相当于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后来由于声母清浊不同而分化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调类,阳上、阳去和不带塞音韵尾的阴入、阳入调值相同,带塞音韵尾的阴入,阳入多是新吸收的汉语借词。词根基本上是单音节的。合成词比较丰富,多半是修饰式的,带附加成分的词不多,附加成分多是前加成分。汉语借词相当多,早期借词大都是单音节的,现代借词双音节的居多,多是政治、文化用语,有些带有明显的客家方言特点。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名词、指示代词和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在中心语前,也有的在中心语后,还有少数几个词可以在中心语前,也可以在中心语后。如广东惠东县多祝畲语:kia22 (黑) pui31(猪)“黑猪”,ta22thɔ35(豆子) khun53(黄)“黄豆”,kjɔ22(白)“白糖”。人称代词有单数、复数之分,指示代词有近指、中指、远指之别。数词有基数词、计位数词、计月数词、计日数词疑问数词5种,各有不同的使用范畴。动词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句子的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动词谓语后。根据词汇的差异和地域的不同,畲语大致可以分为莲花和罗浮两个方言,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大,不再分土语。方言之间差别不大,两个方言的人相互间可以通话。

猜你喜欢

  • 博巴

    藏语音译。藏族的自称。藏文作“bodpa”,意为“藏人”或“藏族”。此称自唐吐蕃时已有,初专指卫藏中之卫地人,即今拉萨地区为主的人,后逐渐泛指全体藏人。

  • 马沙亦黑

    明代天文学家。汉名吴琼。回回人。祖籍西域撒马儿罕。才识卓越,深通历法。洪武十二年(1379),来华入见太祖朱元璋,问答称旨,授刻漏博士,受命改正中国历数,并制浑天仪。又设回回博士馆,置同来诸人。十五年

  • 鄚州

    渤海王国置。为鄚颉府依郭州。仅知领粤喜、万安2县。州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但亦有他说:或说在该省五常县,一说在今辽宁昌图县西北八面城,旧有笼统指在辽宁开原县东北或吉林省柳河县西。辽灭渤海后州县皆

  • 俄尔珠

    清四川甘孜朱倭土司。藏族。原为安抚司、千户。宣统元年(1909),孔撒女土司央机携印潜逃,拿获革职后,其自愿呈缴印信、号纸及所辖土地、百姓,献纳朝廷。后经川督赵尔丰奏准土司印信、号纸呈缴甘孜委员,将该

  • 夏不鲁罕丁

    1228—1370元代伊斯兰教经师。本名不鲁罕丁。查者例绵(今伊朗卡泽伦城)人。大商人。元皇庆年间(1312—1313),随贡使来泉州,住排铺衔,修回回教(即伊斯兰教),受邀主持清净礼拜寺,任“摄思廉

  • 济南清真南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名寺院。在山东济南市西青龙街礼拜寺巷。据传始建于宋代,原寺在历下区按察司街(时称“乌满刺巷”)。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迁至府城泺源门西锦缠沟东建楹殿数间,立艾迪为满刺(元、明时称伊斯兰

  • 释教总制院

    见“总制院”(1744页)。

  • 辛基白列

    门巴族民间崇拜物。门巴语音译,意为“木质男性生殖器”。民间认为,如人的行为不慎,触怒了吕女神,又没有及时向其供祭赎罪,该神就会在夜间入宅报复。为了预防灾难的发生,人们就用木头制作一尺左右的男性生殖器模

  • 呼似密

    见“花刺子模”(999页)。

  • 塔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今有人认为治前苏联结雅河支流托姆河流域。《满洲源流考》作托漠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