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瑯峤番

瑯峤番

清代文献对部分高山族称谓。泛指居于凤山县(今属台东县)南境瑯峤山中的高山族。共有“番社”18个,分布在深山密林或险阻溪岸。善用镖枪、竹箭,主要以狩猎为生,种植少量芋薯为副食。《番社风俗》云:“瑯峤生番,捕鹿不计日期,饿则生姜嚼水,佐以草木之实……或以煨芋为粮”。清初“不服王化”,被称作“生番”之一。近代曾多次英勇反抗美、日等国对台湾瑯峤地区的入侵,如1867年美国利用“罗妹号事件”大肆入侵瑯峤,当地首领卓杞笃领导的群众奋起反击,使侵略军狼狈败逃。

猜你喜欢

  • 草木子

    书名。元末明初叶子奇撰。4卷。作者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曾官巴陵主簿。明洪武十一年(1378)以事下狱。出狱后,以在狱中所写笔记编成此书。自谓刑余之人,将与草木同腐,故以《草木子》名书。原稿分22篇

  • 李克修

    860—890唐末将领。字崇远。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侄,朔州刺史李德成子。少善骑射。中和二年(882),随从兄雁门节度使李克用,任奉诚

  • 喀本河所

    见“古贲河千户所”(444页)

  • 薛干部

    东晋南北朝时期鲜卑部落名。又作“叱干部”或“叱干氏”。原聚居于三城(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北魏登国六年(391),铁弗匈奴首领刘卫辰败亡后,其部帅太悉伏(他斗伏)率部归降北魏,受到道武帝拓跋珪的安抚。

  • 隗后

    见“狄后”(1104页)。

  • 温腿

    靰鞡鞋的一种。赫哲语音译。亦作“温得”。其不同于※“温塔”,仅以狍、犴、鹿等兽皮制作,且样式与做法也不同。“温塔”因以整张皮作鞋底和鞋帮,故有皱折;此用多张兽腿皮拼制而成,不仅无皱折,且美观、结实耐穿

  • 弱水

    古水名。古籍所载弱水甚多。 ①《后汉书·东夷传》:夫余国“北有弱水”;《晋书·四夷传》:肃慎氏“北极弱水”。此弱水南北朝以后史书作难水、那水、诺尼江,皆同音异译。所指诸家所说不一:或说即今黑龙江;有说

  • 瓦三

    1650—1685清宗室、将领。一作瓦山。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固山贝子固尔玛浑第四子。康熙四年(1665),封三等辅国将军。十三年(1674),随安亲王岳乐征江西,定湖广。二十年(1681),降

  • 丹必占灿

    俄籍卫拉特喇嘛。又译丹必扎拉参、嘉喇嘛、札喇嘛。自称为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之孙。1890年受沙俄派遣,到外蒙古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一带活动,向杭达多尔济等蒙古上层鼓吹民族分裂、散布亲俄思想,

  • 文忠王府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宫卫制为契丹特殊政治制度,契丹语称“斡鲁朵”。新帝践位,皆置宫卫,宫卫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主要任务为“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