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牛街清真寺

牛街清真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位于北京市牛街。建于元初。当时有伊斯兰教学者波斯人阿哈买德和布哈拉人阿里2人,曾来此寺任掌教,先后于1280年和1283年病故,葬于寺内,至今墓、碑仍存。该寺于明正统七年(1442)扩建。成化十年(1472),指挥詹升奏请明宪宗赐名“礼拜寺”。弘治二年(1488)和九年(1496),曾两次敕赐礼拜寺碑记,万历四十一年(1613),亦曾敕赐碑记一块,三碑现均存于寺内。寺建有大殿、望月楼、宣礼楼、对厅、讲堂、碑亭等,庄严宏伟。望月楼门楣间悬挂有“敕赐礼拜寺”匾额。大殿南北五楹、三进,纵深10余丈。殿内拱门成排,拱门上多有阿拉伯文匾额。殿后高起穹窿,上饰彩绘,建筑结构和图案均为宋代形式,两侧阿拉伯文镂空雕窗,笔法古老,苍劲有力,是水平极高的库法(波斯地名)字体,书法艺术价值很高,为当代伊斯兰教各国所罕见。清光绪年间,该寺增设回民小学,为清真寺办新式回民教育之始。

猜你喜欢

  • 华善

    ①(?—167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世居佛阿拉地方。塞楞鄂哈思瑚五世孙。顺治元年(1644),任笔帖式,迁刑部主事。九年(1652)加骑都尉世职。十年,迁刑部郎中。十三年(1656

  • 白可久

    五代时吐谷浑部首领之一。后唐赐姓名李可久。位亚于首领※白承福。官居宁朔、奉化两府留后、检校尚书、左仆射。后唐清泰三年(936),受封检校司徒。后晋天福八年(943),以白承福部副使名义至后晋朝贡,备受

  • 后召庙石窟

    见“真寂寺”(1819页)。

  • 萧婆丹

    见“萧乐音奴”(2000页)。

  • 北汉世祖

    见“刘崇”(859页)。

  • 峨达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村寨佛教头人助手的称呼。又名“波库”,意为“大佛爷”。过去当地群众大多尊崇佛教,许多寨子筑有佛堂,但佛堂住持(拉祜语称“介梦”)大多年迈,故佛堂的对外活动多由

  • 萨迦十三堪布

    元代帝师官邸中十三名高级侍从僧官之总称。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封藏传佛教萨迦教派八思巴(1235—1280)为国师(后升号大元帝师),统领全国佛教寺院僧尼;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

  • 候城

    即“金满城”(1476页)。

  • 奶皮子

    蒙古等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蒙古语称“乌日莫”。多为牧民自制。在夏、秋两季,将鲜奶倒入锅内加热,用温火煨煮,俟其将沸,以勺子搅拌,使奶生沫浮于表面,同时点些生奶,使奶汁中的脂肪凝结成一层黄色的皮子,取

  • 点坎乃里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政权中的管船官,负责管理船只的制作和维修,统领船夫,调配使用。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十田级”,享有薪俸谷子100挑(每挑约合5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