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渤海国志

渤海国志

书名。唐宴(本名震钧,字在亭,别号涉江,满族)著。撰于1919年,有刘氏求恕斋丛书本和1977年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凡4卷。卷1曰纪,内分原始(渤海渊源)、纪年(诸王纪)、后纪年(渤海遗民反辽斗争情况);卷2曰志,包括地理、职官、舆服、礼乐、词命、姓氏、风俗、物产8类;卷3曰表,列朝贡,征战2表;表4曰传,分同姓列传、异姓列传、孑遗列传3子目。是书为渤海史第一部专著,虽取材不全(日本古籍中的史料未见采用),有些论述和论证也不精确,但体例粗备,自后撰渤海史者多取法之。

猜你喜欢

  • 刘直力鞮

    ?—391?晋代铁弗匈奴首领之一。名又作“力俟提”、“右地代”。※刘卫辰子。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受父命围攻贺兰部,迫其首领贺讷归降北魏。闻魏王拓跋珪引兵来援,退走。次年,出棝杨塞,攻黑城。

  • 伊都额真

    即“伊都章京”(808页)。

  • 蛮志

    即“蛮书”(2272页)。

  • 恩冬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传统居住的长屋。干栏式,竹木结构,铺茅草、木板或芭蕉叶为顶。分两层,底层圈养禽畜,上层住人,沿一侧用木板或竹片分隔为若干个“恩拜”(小房间),相对一侧留出狭窄通道,连接两端出

  • 缥甸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元史·地理志》有“缥甸军民府”,但无注。《新元史·地理志》谓后至元元年(1335)置缥甸散府。缥甸之名屡见于《元史·爱鲁传》:“至元五年(1268)从云南征金齿诸部,蛮兵万人,绝缥甸路”

  • 蒙哥汗石碑

    见“释迦院碑”(2259页)。

  • 永因记比

    壮语音译,意为“投石记年”。旧时壮族民间记年法。流行于广西环江、凤山、隆林等山区。其法:婴儿初生,即取竹筒一具,每当月圆,知为一月,即投一颗小石子入竹筒中,封其口;满一年,打开封口,取出小石,改投一颗

  • 牙孙

    蒙古语音译,又作牙速。《元朝秘史》译作“骨头”,《华夷译语》释为“骨”。即“族系”之意,为蒙古氏族部落制度下的一种亲族集团。古代蒙古社会的基本因素为斡孛黑(氏族),随着人口繁殖,斡孛黑分衍为若干个,凡

  • 希克

    即“西凯”(690页)。

  • 白羊骨

    见“布扬骨”(4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