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同江
古水名。辽太平四年(1024)圣宗诏改鸭子河为混同江,始见其名。辽与金初仅指鸭子河(今北流松花江下段与东流松花江上段),后指今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清代指今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后之黑龙江流段。另说,《松漠记闻》等以黑水(今黑龙江)为混同江,《金史·地理志》又将其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来流河(今拉林河)、宋瓦江(今松花江)、鸭子河并列为上京路境内之水。为辽主与金主春猎、捕渔与观渔之地。金大定二十五(1185),世宗册封混同江神为“兴国应圣公”,祭仪如岳镇。
古水名。辽太平四年(1024)圣宗诏改鸭子河为混同江,始见其名。辽与金初仅指鸭子河(今北流松花江下段与东流松花江上段),后指今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清代指今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后之黑龙江流段。另说,《松漠记闻》等以黑水(今黑龙江)为混同江,《金史·地理志》又将其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来流河(今拉林河)、宋瓦江(今松花江)、鸭子河并列为上京路境内之水。为辽主与金主春猎、捕渔与观渔之地。金大定二十五(1185),世宗册封混同江神为“兴国应圣公”,祭仪如岳镇。
相传为西汉时滇地义女。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酋长曼阿奴(一作曼阿娜)妻。传说西汉元封(前110—前105)间,叶榆遭西汉征讨,夫被汉将郭世忠所杀,本人被俘。为避免被郭世忠强纳为妻,设计提出三
东晋及南朝时对一些已归附朝廷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所征收的租物。据《隋书·食货志》载:东晋、南朝及隋初,对南方“诸蛮陬里洞,沾沐王化者,各随轻重,收其赕物,以裨国用。”但隋文帝即位不久,为了稳定南方民族地
?—85匈奴王。名佚。东汉明帝(公元57—75年在位)至章帝(公元75—88年在位)年间,率部驻牧于涿邪山(今蒙古国阿尔泰山脉东南部一带)地区。隶属北匈奴,屡与汉、南匈奴攻战。永平十六年(公元73),
部分纳西族的自称。“纳”意为“大”、“黑”;“汝”意为“人”或“族”。他称“摩梭”。主要分布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边、盐源等县。详见纳西族(1269页)。
1651—1697清代青海玉树十七代囊谦王。藏族。※阿牛之子。继位后,击毙毒死其父之土官格罗旺扎。康熙二十三年(1684),赴拉萨朝圣,时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已圆寂,由第巴桑结嘉措颁新文册。后云南丽江
见“耶律神独斡”(1327页)。
金将领。晦发川(今吉林省辉发河)唵敦河人,徙西北路。女真族。纥石烈氏。识契丹字。初为帅府小吏。完颜宗弼(兀术)复陕西,久不通问,奉完颜宗辅命,自燕京往候之。天会十二年(1134),受命往滨州密访南边事
书名。即西夏实录。因西夏皇族先祖曾受唐赐李姓,故名。天盛十三年(1161)仁宗立翰林学士院,始命学士王佥等掌史事纂修,今不传。
?—1903清朝将领。字子约,满洲镶白旗人。古城驻防。以古城为回民起义者陷,全家被杀,遂投效文麟部清军,以智勇抗击,解西安及敦煌之围,赐号“坚勇巴图鲁”,充古城协领。西陲告宁,置屯田,修兵房。光绪十四
※西羌的一支。原居湟水以北。东汉初,因※卢水胡从祁连山北南下,造成威胁,首领比铜钳率众依附临羌县(青海湟中西)。后种人有犯法者,临羌长收系比铜钳,并杀其种人六七百,东汉政府闻知,送医药安抚。章和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