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浩罕

浩罕

①国名。又作霍罕、敖罕、郭酣、蒿汉。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18世纪初年以前,受制于布哈拉汗国艾米尔。后乌兹别克“明”氏族额尔德尼伯克(1753—1770)势力扩大,遂置官自立,并占有浩罕、安集延、玛尔噶朗(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马尔格兰)、那木罕(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纳曼干)等4城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乘清军追击大小和卓木布拉呢敦、霍集占之机,遣使向清朝政府称臣纳贡。因地处东西交通孔道,经济发达,商业繁盛,商人遍及新疆南部各城,并取得各种贸易优惠,将内地茶叶、大黄、绸缎、布匹、陶瓷器等物转贩中亚和俄国,攫取巨额利润,国力渐强。为谋摆脱清朝政府羁縻,先是引兵进犯哈萨克、布鲁特(柯尔克孜族),并其牧地;继又扶植布拉呢敦后裔张格尔、玉素甫、倭里汗、布素鲁克等人,唆使其侵犯喀什噶尔(今喀什)、叶尔羌(今莎车)等地,屡为新疆祸患。同治四年(1865),因统治阶级内讧,北部被沙皇俄国占领。光绪二年(1876),国亡,被划为俄国费尔干纳省。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②地名即“霍罕”(2548页)。

猜你喜欢

  • 马纳思河

    西域古河名。见《元史·耶律希亮传》。清《西域图志》作玛纳斯郭勒,《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玛纳斯河,《水道提纲》作马那思河。准噶尔语音译,“玛纳”意为“巡逻”,“斯”意为“人”。以“滨河有巡逻者”得名。

  • 宣抚司知事

    官名。元代设置,为宣抚使属员。掌管案牍及管辖吏员,为宣抚司经历的副手。明代授任土官,秩正九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亦黑迭儿丁

    ?—1274元代著名建筑师。回回人。祖籍大食国。初仕忽必烈于潜邸。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后,受命管茶迭儿(蒙语“庐帐”之意)局,领诸色人匠造作等事。至元元年(1264),修琼华岛(在今北海公

  • 苗普亮

    ?—1414明永乐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思州(今岑巩)台罗人。苗族。原为酋长。永乐八年(1410),率台罗上下诸寨苗民起事,烧屯粮。后受兵部招安。至十一年(1413),率台罗十四寨与洪江、横陂等地苗民

  • 黄平县

    县名。民国三年(1914),改州置。今县地,唐为新兴县,属牂州,旧州地为韶明县,属充州。宋绍兴元年(1131),筑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黄平府,别置上塘长官司,平溪上塘骆家等处长官司,葛浪

  • 金册

    ①清政府赐予达赖、班禅等的金属册文。顺治十年(1653),五世达赖进京朝觐,于代噶接受册封,其册文刻于金制之叶片(呈长方形)上,各叶片间以金环连接,诸片可折叠,谓之“金册”。此后,历世达赖受册封,均有

  • 韩友

    1868—1932近代民间摔跤师。俗称“韩六十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回族。生于贫苦家庭。幼体弱多病,稍长,即习武,后专攻摔跤。仗义勇为,好打不平,闻名于绥远、张家口一带。创“左迎门”招术,风靡塞内

  • 泸定桥

    又称大渡河铁索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横垮大渡河。是我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藏语称“佳桑”。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建,原设泸定桥巡检,归属打箭炉厅。桥长100米、宽2.8米,由13条

  • 拉拉卫

    见“刺山卫”(1585页)。

  • 勃令驿

    唐吐蕃著名古都。又称匹播城、疋播城或跋布川。即今西藏山南地区穷结。地处雅隆河谷。吐蕃先祖悉补野王室之发祥地。勃令与疋播均为“phying ba”之音转。吐蕃雅隆部落在赞普囊日松赞前以此为基地,发展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