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归义羌长印
汉王朝颁赐西域羌族首领之官印。1959年出土于新疆新和县于什格提古城。汉朝对羌族归附的许多部落首领多封官授爵,有王、侯、君、长等。同时颁发印绶,有铜质、银质、金质等。此为其中之一。铜质篆刻阴文,卧羊纽,纽与印座之间有一近于圆形的孔,以穿绶佩戴之用。通高3.5厘米,边长2.3厘米。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汉王朝颁赐西域羌族首领之官印。1959年出土于新疆新和县于什格提古城。汉朝对羌族归附的许多部落首领多封官授爵,有王、侯、君、长等。同时颁发印绶,有铜质、银质、金质等。此为其中之一。铜质篆刻阴文,卧羊纽,纽与印座之间有一近于圆形的孔,以穿绶佩戴之用。通高3.5厘米,边长2.3厘米。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契丹与后晋的一次著名战役。后晋高祖石敬瑭时,对契丹割地纳贡、称子称臣,契丹助敬瑭灭后唐称帝,两国关系极密。辽太宗会同五年(942)六月,石敬瑭卒,其子石重贵即位,在众臣怂恿下,对契丹“称孙不称臣”,态
即“布库”(461页)。
见“汉书”(615页)。
地名。又作“察罕托罗海”,蒙古语,“察罕”谓“白”,“托洛亥”谓“头”,意译为“白云山”。亦名察罕城。位于青海省哈拉图西,南滨倒淌河。清圣祖亲征噶尔丹,遣使宣谕青海诸部,会盟于此。雍正元年(1723)
古族名。部分傣族先民的他称,始见于唐·樊绰《蛮书》。唐宋时期分布于南诏统辖下的永昌(今保山、德宏及临沧一带)、开南(今云南景东以南一带)2节度辖境内。其人以银片裹齿为饰,故名。行此俗者不及以金饰齿之普
清代甘孜色达草原果洛藏族支系。明末蒙古占据果洛地区,果洛部落被迫向东南农区迁移,其中一部分在阿虚骨系第三代头人阿虚晋巴加率领下,移居今阿坝多柯河畔,其后裔遂以阿虚为部名。共传13代,历数百年。明末清初
壮族自称,意为“壮人”、“壮家”、“壮族”。详见“壮族”(888页)。
见“详稳”(1536页)。
书名。元卢琦撰。2卷。琦,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字希韩,号立斋。至正二年(1342)任州录事,迁永春县尹,改调宁德,晋漕司提举,除平阳州,命下而卒。以良吏称。是集载赋3篇、记6篇、志铭2篇、祭文1篇
见“皮室军”(6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