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汉人枢密院

汉人枢密院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又称“契丹南枢密院”。《辽史·百官志》称:契丹官制特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侍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枢密院之设,盖置自辽太宗入汴(今河南开封)灭晋之时(大同元年,947年),是年八月,辽世宗置北院枢密使,九月,改元天禄,再置南枢密使院,以高勋为首任。北、南院时备。两院合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对其所掌,史有两记,一为“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即掌契丹民事,“元好问所谓‘南衙不主兵’是也。” (《百官志》一);一为“掌汉人兵马之政。”(《百官志》三)。今有人解释:所记执掌不同,反映设置初期与辽中期以后该衙职能的变化。契丹习俗崇日,毡帐皆东向,因该署“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正职为南院枢密使,另设知南院枢密使事、南院枢密副使、同知南院枢密使事、签书南枢密院事等。其官吏大都由进士充任。辽代末年,皆以皇太子(皇位继承人)为总北南院枢密使事。据《辽史·百官志》载,契丹共设三枢密院。于※北面朝官中设“契丹北枢密院”和“契丹南枢密院”;于南面朝官中又有“汉人枢密院”。今人研究认为,此载有误,后两院实为一衙,契丹南枢密院即汉人枢密院。

猜你喜欢

  • 米波

    见“人役税”(33页)。

  • 雅尼

    参见“僾尼”(2249页)。

  • 哈剌赤

    蒙古语。又译“合剌赤”、“郃剌赤”、“哈喇齐”。《元史·舆服志三》:“主湩,国语曰郃剌赤”。元太宗八年(1236),钦察玉里伯里部长班都察归降蒙古,后东徙,奉命掌牧马及挏马乳事,所进马乳色清味美,号黑

  • 铁勒十五部

    唐初分布于漠北地区诸铁勒部落之称呼。十五部分别为:薛延陀、契㶸、回纥、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部、思结、斛薛(又作斛萨)、奚结、阿跌、白霫等。诸部初隶西突厥处罗可汗,

  • 喀兰图

    清朝大臣。蒙古族。历仕太宗、世祖、圣祖三朝。崇德年间(1636—1643)任一等侍卫。顺治(1644—1661)初,累进世职二等轻车都尉。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时,曾扈从世祖福临幸多尔衮官邸。及世祖亲政后,

  • 夜婚

    旧时部分壮族婚俗。亦称火把婚。流行于广西凌云县城及其附近。平民婚娶,白天不能举行婚礼,必须等到深夜,方能点着火把将新娘送到新郎家举行婚礼。相传此俗起于岑氏土司统治时代,土官规定土民婚前要将新娘送到土官

  • 蔑古乃

    见“梅古悉”(1979页)。

  • 留东清真教育会

    清末回族留日学生文化团体。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由留日回族学生刘庆恩等发起在日本江户成立。以“联络同教情谊,提倡教育普及及宗教改良”为宗旨。有来自国内4个省的会员36人。保廷梁任会长、下设书

  • 台海使槎录

    地方志名。清人黄叔璥撰。作者大兴人,康熙朝进士。六十一年(1722),以御史巡视台湾,根据亲身闻见并参阅有关台湾记述诸书,博览综辑而成。全书共8卷,前四卷称《赤嵌笔谈》,五至七卷为《番俗六考》,第八卷

  • 黄水

    见“潢河”(24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