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毕僳语

毕僳语

我国云南省部分地区自称毕僳(米必苏)的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及其相邻的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6000左右。在国外,缅甸、泰国也有分布。毕僳语内部有一定的差别,因尚未作深入调查,方言差异情况尚不大清楚。以勐海县勐遮乡曼洪话为例:语音特点:有24个单辅音。塞音、塞擦音分清音和清送气两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面前两套,有舌面中塞音。有同部位的鼻冠与浊塞音相拼的复辅音3个,有腭化的双唇音3个,还有带鼻冠和腭化的双辱浊塞音1个。有10个单元音,4个复元音,以前响的为主,由主要元音加韵尾i、u构成。有p、t、k塞音韵尾和m、n、g鼻音韵尾,多半出现在傣语和汉语借词中。有6个声调,其中3个出现在固有词中,另外3个出现在借词或形态中。语法特点: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词序,形态手段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等11类。名词有复数形式,用在名词后加附加成分表达。名词既可单独和数词连用,也可单独和量词连用。与量词连用带有指示作用。量词较丰富,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有相当丰富的计量名词本身作计量单位的现象。人称代词分单数和复数,复数人称代词是用单数人称代词主要元音的屈折变化构成。疑问代词用疑问语素α55构成。动词有情貌范畴,用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形容词有前缀,否定时则前缀脱落。形容词表示程度加深不用重叠词根方式,而用将形容的原调一律变为高升调。也可用加后缀的方式表达。结构助词较丰富,有指明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量词或数量词组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补语在中心词后面。词汇特点:单音节或由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复合词有并列、偏正、主谓、宾动等结构形式。派生词数量较少,用加前后缀的方式构成。借词主要来源于傣语和汉语,基本上采用音译方式借用。

猜你喜欢

  • 怀庆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县)。太祖八年(1213),蒙古军取金怀州、孟州。太宗四年(1232),改怀孟州。宪宗六年(1256),划为忽必烈(世祖)分地,置总管府。后改怀孟路。中

  • 成德

    ①(?—1799)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姓钮祜禄氏。初以健锐营前锋从征准噶尔、叶尔羌有功。后随明瑞、阿里衮、傅恒征缅甸,战于旧小蒲坡等地。又从温福征小金川,战于斯当安等地,屡获胜,迁四川川北镇总兵。

  • 五咄陆

    西突厥部落。属十姓部落东厢(左厢),居碎叶川(今楚河)东。共有5部:处木昆律部、胡禄屋阙部、摄舍提暾部、突骑施贺逻施部、鼠尼施处半部。每部设一啜统辖。因与※五弩失毕部不睦,常互相争战。唐永徽二年(65

  • 亦儿古里卫

    见“亦儿古里卫”(874页)。

  • 照票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

  • 苏温

    过去云南景颇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最早具有长老性质,村寨内较大的姓氏通常都有一人,由同姓人众推举能联系群众,具有处理公共事务能力者担任,但须经山官认可,由山官赠刀一把,表示授权管理寨内事务。其职责是协助

  • 慕容钟

    十六国时期西燕、南燕大臣。字道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南燕国君慕容德从弟。智勇有谋。初事西燕,拜车骑将军。中兴八年(393),奉命率军5万屯守潞川,备御后燕。次年,降后燕。后归依

  • 牂柯蛮

    古族名。一作牂牁蛮。汉至唐代牂柯郡少数民族的总称。分布在今贵州大部及广西、云南部分地区。其地原为夜郎国小邑之一。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始置郡。公孙述时,大姓龙、傅、尹、董氏与郡功曹谢暹为汉保境,

  • 买的里八剌

    明代蒙古贵族。孛儿只斤氏。※爱猷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子。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明师北伐,进逼元大都(今北京),随皇室撤离大都,退守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翌年,上都被明

  • 拉珈语

    自称“拉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有9000人。拉珈语内部比较一致,可以不划分方言、土语,其语言特点,语音:声母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