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果洛克族

果洛克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又称果洛、俄洛、郭罗克等。拉加寺以西积石山一带藏族部落专称。为古代西羌、吐蕃、蒙古等各族在长期相处中融合而成。初俱居住于大、小金川上游及三都昆仑河一带。清中叶后,因惧官军征讨,始移驻青海玛沁雪山及巴颜喀拉山之间。有上、中、下之分。辖5大族:阿郡日模族、阿郡工模族、娃西色多族、康尔干族、康色尔族;24小族(一说大小部落有200多个):可可马族、汪干得巴族、讫谦多巴族、乃马族、阿十旦族、仁庆现族、舍苛马族、打朵族、保吾族、戳尼牙哈族、完达族、节冷族、喀囊族、得浪族、巴札族、宗可得马族、宗可麦马族、则娃族、乾葱族、刚车族、昆洒族、娃当族、喀昂族、石大五麦仓族等。有总千户1人,千户3人,辖5万余户,20余万众。有女首领1员,驻黄河南岸昆干等地。多事畜牧业,兼营农业。信奉喇嘛教红、黄二教派。通用藏语安多方言。由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组成。习尚与其他地区藏族大同小异,不论男女老幼,一般都有一串念珠。男性发辫有“留海”。男女恋爱比较自由,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也有兄弟同娶一妻的。俗重礼节,热情好客。大都居住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中的玛沁、玛多、甘德、达日、班玛、久治6县。

猜你喜欢

  • 达斯事件

    印籍官员入藏盗窃文物古籍事件。英印政府利用锡金贵族、喇嘛同扎什伦布寺之宗教关系,使其陪同印籍官员达斯于光绪五年(1879)和八年(1882)两次潜入西藏。先到后藏,通过班禅系统一活佛和拉萨之帕拉贵族,

  • 格贵

    “藏语音译,意为“掌堂师”、“纠察僧”。藏传佛教大寺院内的执事僧职名。掌管僧众名册,协助※堪布共同管理僧众学业、生活、维持寺规戒律、并处理僧众间的纠纷等事,职权甚重。身着两肩垫的高而宽之佛装,手执一根

  • 火烧路得斯洋关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蒙自各族反对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0世纪末,英、法等国分别入侵云南。光绪十三年(1887),法国强迫清廷将蒙自、蛮耗和广西龙州辟为商埠,并在《中法通商章程》中规定“洋货从云

  • 嵬名山

    又名赵怀顺。西夏宗室。党项羌族。毅宗时官左厢绥州监军,因与毅宗李谅祚有隙,宋将种谔乘间诱降。拱化五年(1067)先收降其弟嵬名夷山,继赂其从吏李文喜,率军猝围其帐,被迫降宋朝。后受种谔派遣率新附百余人

  • 烔奈语

    自称“烔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罗香和长垌3个乡的10多个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2000。烔奈语的语言特点: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两类,一

  • 竹布

    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以竹纤维所织之布。据《南方草木状》:“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槌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太平寰宇记》:宋代岭南道的广州、藤州、韶州、端州、循州、梅州

  • 伯牙兀惕

    即“伯岳吾”的复数。见(1090页)。

  • 额森

    见“也先”(140页)。

  • 和宁路总管府

    元朝地方官署名。自太祖十五年(1220)建都和林,为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前期五朝之都城。至元九年(1272),改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定都大都后,和林成为元朝治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同年五月,立和

  • 铁冶务

    西夏冶铁管理机构。景宗李元昊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设于夏州(今属陕西靖边),东境距黄河80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