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
(—1803) 清嘉庆间云南各族抗清斗争的首领。云南澜沧人,拉祜族。嘉庆(1796—1820)初,清统治者对云南各族此起彼伏的抗清斗争,采取“以堵为上”的方针,封锁澜沧江,截阻威远、镇沅和思茅离开家园的拉祜族人民返里。因不堪忍受清廷的压迫和连年饥荒,嘉庆七年(1802)正月,与罗小二、李伙头等率领2千多拉祜族人民,不顾清军的镇压,强渡澜沧江,进入威远,沿福班、猛戛、土地塘、峨乐及思茅六困,一路与清军进行遭遇战,给清军以打击。次年,由于内部有人投附清军,起义遭残酷镇压,被杀害。
(—1803) 清嘉庆间云南各族抗清斗争的首领。云南澜沧人,拉祜族。嘉庆(1796—1820)初,清统治者对云南各族此起彼伏的抗清斗争,采取“以堵为上”的方针,封锁澜沧江,截阻威远、镇沅和思茅离开家园的拉祜族人民返里。因不堪忍受清廷的压迫和连年饥荒,嘉庆七年(1802)正月,与罗小二、李伙头等率领2千多拉祜族人民,不顾清军的镇压,强渡澜沧江,进入威远,沿福班、猛戛、土地塘、峨乐及思茅六困,一路与清军进行遭遇战,给清军以打击。次年,由于内部有人投附清军,起义遭残酷镇压,被杀害。
1826—1876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农民反清起义将领。彝族。四川马边县人。曾参加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赴云南哀牢山区进行反清起义宣传活动。六年(1856),在赵州(今弥渡县)瓦卢村天生营随李
参见“亦思替非文字”(875页)。
中国南疆壮族地区重要关口。古称“鸡陵关”。明永乐五年(1407)改称“镇夷关”,亦称“大南关”、“南关”、“界首关”。明末称“镇南关”。1953年改为“睦南关”。1965年改为友谊关。位于广西中越边界
见“布库里雍顺”(471页)。
府名。明置。元置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松桃县西南乌罗。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乌罗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为府,隶贵州布政使司。领有朗溪、答意、治古、平头著可等长官司。
?—1828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乾隆五十一年(1786),升前锋参领。五十二年,随将军福康安镇压台湾林爽文领导的农民起义。赐号“斐灵额巴图鲁”。五十九年(1794),擢吉林副都统。嘉庆初
书名。作者不详。原著为托忒文。约成书于18世纪中期。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社会科学院原民族研究所及新疆大学历史系部分研究人员在和静县考察时取得。书中对土尔扈特西迁、四卫拉特构成、喇嘛
书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苏尔德据永贵、固世衡辑编之《回疆志》改编。正文分4卷,卷首1卷。卷首载《平定回部叶尔奇木碑铭》、《平定回部纪功伊西洱库尔淖尔之碑》文、《新疆回部图说》。卷1主要载述天山
见“笃哇”(1677页)。
地名。今属芒康。东至巴塘,南邻盐井,西界科麦,北抵贡觉。金沙江与澜沧江之分水岭,世称宁静山(今芒康山)。为川、滇入藏大道。元延祐(1314—1320)间,被蒙古人占领,建春绷寺。明正统九年(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