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保宗

杨保宗

?—443

后仇池国君主。一名羌奴。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玄之子。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父卒,继位,旋为其叔杨难当所废。九年(432),被难当封为镇南将军,镇宕昌(一作石昌)。后因谋袭难当,事泄被系。十二年(435),获释,出镇董亭(今甘肃武山县南)。十六年(439),与兄杨保显投北魏,被太武帝封为都督陇西诸军事、征南大将军(一说征西大将军)、秦州牧、武都王(一说南秦王),尚公主,镇上邽(今甘肃天水)。十九年(442),难当为宋军所败,失仇池,投奔北魏后,保宗受命与诸将分路出兵,约会仇池。次年,夺取仇池,逼走宋所立仇池君主其弟杨保炽。与拓跋齐对镇骆谷(今甘肃成县西),复其国。后受弟杨文德劝唆,谋据险自固以叛魏,事泄,被拓跋齐诱执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古城),魏太武帝命难当杀之。自此,杨氏失仇池,仅以葭芦、武兴、阴平等地立国。

猜你喜欢

  • 游忤

    纳西语音译,意为“殉情”。旧时纳西族青年男女反抗婚姻不能自由的一种习俗。存在于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殉情带有庄严、浪漫色采,被视为进入玉龙天国的开端,因而少有对死的恐惧感。殉情者身着丽服,携带佳肴,一起

  • 上党国记

    书名。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勒命记室佐明楷、程阴、徐机等撰《上党国记》,记赵国兴起及石勒诸事。以赵国兴起于上

  • 伊赫·和硕特碑

    见“阙利啜碑”(2386页)。

  • 天鼓

    壮族民间故事。流传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内容叙述壮族侬智高起义失败后,壮族地区被封建王朝残酷镇压与剥削的惨状,并述有一老人曾在一山洞看见一面“天鼓”,旁有一白发老人云:此鼓乃“侬天子”(即侬智高)

  • 达吉不

    即“完颜弼”(1147页)。

  • 蕃转户

    见“蕃汉转户”(2489页)。

  • 河州卫指挥使司

    明代地方官署名。洪武二年(1369),明大将军徐达奉命率部西征,取陇西诸州县地。三年,徐达令左副将军邓愈自临洮(今甘肃临洮)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邓愈遣人招谕吐蕃诸部首领。故元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锁

  • 彭甘寄伦

    景颇族传说中始祖人物之一。当时以采集野果和用木棍打野兽充饥,不会用火,以树叶、树皮为衣。代表景颇族先人原始采集狩猎时代。

  • 花蕊布

    西域地区特产的一种棉织品。以龟兹所产尤佳,常以之代钱货。大中祥符三年(1010),龟兹王曾遣使贡于宋。

  • 脱古思帖木儿

    1342—1388明代蒙古可汗。孛儿只斤氏。元惠宗(顺帝)※妥懽贴睦尔次子,※爱猷识理达腊弟(《明史·鞑靼传》等书作子)。北元宣光八年(明洪武十一年,1378),爱猷识理达腊卒,遂继汗位,称乌萨哈尔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