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耳罕河
即“斡儿寒河”(2427页)。
即“斡儿寒河”(2427页)。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特克斯县城东南7公里库科苏山口西侧台地上。海拔1235米。北邻特克斯河,南倚天山山脉帖尔斯克山。有墓葬40座。封堆大都较小,高50公分,直径3—5米,表面均铺卵石,外观如石堆,少数封
我国自称崩尼、博嘎尔等支系的珞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关于支属,经初步比较,与景颇、独龙等语言较接近,与印度嘎若语支的语言也有密切关系,因未作深入比较,暂归入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勿口”,枢密六大之一,位在第三。
古桥名。又称大母桥(一说“大母”为蒙古语,意为“联络”)。北魏时吐谷浑建。位于清水川东(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口东)。桥架黄河上,两边垒石条,节节相次,中横施木板,栏有装饰,长约3丈。过桥即白土城。北魏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伊罕河卫。永乐四年(1406)置,在伊罕河流域。《满洲源流考》说该河在吉林城东北25里,源出纳穆窝集(今吉林省吉林市老爷岭)流入混同江(今松花江)。
见“叔孙建”(1380页)。
元少数民族地区军政机构。隶云南行省。辖境包括今云南东部与贵州西部部分地区。司治南宁(今曲靖县)。统曲靖、普安、普定(治今贵州安顺)、潜江(今云南澄江)四路。境内居民主要为彝族及布依等族。
见“伊然可汗”(810页)。
见“颇罗鼐”(2139页)。
见“囊哈尔卫”(2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