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东
土族语音译,意为“灵轿”。即木制轿式寿材。旧时青海互助、同仁等地土族葬具。人死后,用其抬至火葬地,将尸体面西置于事先用120片土石块砌成的火化炉灶上,砸碎斡东,以柏树枝点火焚化之。制作精致,尤以老年人的最为讲究,形似一座“一间转三”的殿堂,亦称“一间转伞”。大小刚能蹲下一个人,前、左、右的雕饰相同,有悬梁吊柱和各种花卉图案,顶端刻有日月模型,并着色油漆,修饰华丽。
土族语音译,意为“灵轿”。即木制轿式寿材。旧时青海互助、同仁等地土族葬具。人死后,用其抬至火葬地,将尸体面西置于事先用120片土石块砌成的火化炉灶上,砸碎斡东,以柏树枝点火焚化之。制作精致,尤以老年人的最为讲究,形似一座“一间转三”的殿堂,亦称“一间转伞”。大小刚能蹲下一个人,前、左、右的雕饰相同,有悬梁吊柱和各种花卉图案,顶端刻有日月模型,并着色油漆,修饰华丽。
清代东北驿道之一。自茂兴站起,西60里至蒙古境内色克吉,15里至纳哈代,15里至扪图克伊,40里至齐罕特默,50里至哈斐尔罕,50里至乌兰扎勒哈,18里至奈吉,30里至古尔班格尔,10里至俄尔拖巴喇,
即“奇卜察克部”(1352页)。
书名。元代畏兀儿书画家※盛熙明撰。8卷。熙明先祖居曲先(今新疆库车),后徙豫章(今江西南昌)。精通本民族文字,又深受汉族文化熏陶。清修谨饬,笃学多才,工翰墨,通六国书。曾参预编修《经世大典》。晚年定居
蒙古国大将。又译折里麦、哲里马。兀良哈氏。札儿赤兀歹子。居不儿罕山(肯特山)地区。自幼侍从铁木真(成吉思汗),被誉为“有福庆的伴当”(《元朝秘史》第211节)。曾相随逃避蔑儿乞人追击。南宋淳熙十六年(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见“仇池”(321页)。
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大连市西北部复县西北复州城。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辖域南北160里,东西250里,东抵凤城,西临渤海,南界宁海,北接盖平,约相当今辽宁复县地。周、秦为朝鲜地。汉属玄菟。魏属平州
即“拔悉蜜”(1364页)。
蒙古国将领。巴儿忽氏。孛合出子。初与父俱事成吉思汗,征战有功。熟知炮术,谏言“攻城以炮石为先,力重而能及远” (《元史》卷122),其策被纳,深受重用,命为炮手。太祖九年(1214),随木华黎攻金,任
畲族地区设置官员名,又称“官”。明朝于闽、粤交界的畲族地区设置土官,用以管理畲民,征收赋税。因史书上对畲、瑶民族的记载,往往混淆,或称畲族为瑶族,对畲区官吏称为“抚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