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搜山祈雨

搜山祈雨

旧时羌族祈雨祭祀活动。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羌地夏季多干旱,祈雨成为经常的宗教活动。祈雨前必搜山,禁止上山砍柴,挖药或打猎,以示顺从天意。禁令一经公布,各寨即联合派人上山巡逻,违者予以谴责和痛殴,直至流血乃止。认为非如此不足以取悦天神,使雨露降临。若搜山后仍不降雨,则由巫师主持,举行祈雨法事。若仍无效,则由各寨派人,在巫师带领下,去附近最高的“神山”顶上敲锣打鼓,呼喊祈雨。在理县一些地方,还举行特殊仪式,由已婚妇女齐集白石前哭诉,唱形容男女性行为的祈雨歌曲,以此感动天地,普降雨露。在汶川县绵池一带还有“赶旱魃”的祈雨仪式。届时以一人装扮“旱魃”,躲藏山林中,然后巫师率领众人,敲锣呼喊,遍山搜寻。此人被寻出时,必须在前面奔跑,巫师率众在后面追赶,直至精疲力竭,被捉为止,以象征旱魃已被赶击,甘露即可降临。

猜你喜欢

  • 爱玛特

    ?—1864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维文史籍称阿合买提王伯克。库车人。郡王伊萨克子。道光七年(1827),授六品伯克、二等台吉。后署阿克苏阿奇木伯克。时值玉素普和卓率浩罕兵入侵,以捐粮马助官军,授一等台

  • 干彝

    见“阿灵泼”(1209页)。

  • 高智升

    宋代云南大理国大臣。白族。大理人。※高方后嗣。高方助段思平灭杨氏大义宁国建大理国有功,被封为岳侯,世领巨桥(今云南昆阳),高氏遂成为大理国仅次于段氏的贵族和权臣,且权势日重。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

  • 班玛

    县名。在青海果洛州东南部,东南邻四川阿坝、壤塘、色达,西北连果洛州达日、久治两县。被称为果洛藏族之“老家”,果洛部众皆在此追寻其祖先的踪迹。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时外来藏族农民纷至瑶史德、尼沙尔果、青木达

  • 参见“叭”(542页)。

  • 护羌校尉

    官名。又作领护羌校尉。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朝镇压河湟地区先零、封养、牢姐等羌的起义后设立。东汉初,司徒掾班彪谏言:旧制“凉州部置护羌校尉,皆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译通

  • 南苏州

    见“南苏城”(1590页)。

  • 扜弥

    西域古国名。又作拘弥、扜罙、宁弥。王治扜弥城(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东古扜弥城遗址)。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300余,口24000,兵354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

  • 果什哈

    即“戈什哈”(283页)。

  • 博贝

    ①(?—170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巴喇斯腾额哩陀音长子。号察罕巴尔。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众归清,驻牧乌喇特界内库埒谟多。二十八年,授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