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卜楞寺规

拉卜楞寺规

清代拉卜楞僧伽应遵守之规章。咸丰四年(1854),鉴于该寺清规戒律逐渐废弛,由该寺第四十七任堪布吉美丹巴尼玛加以整顿所订。章程规定:凡入寺僧伽,严禁邪恶、饮酒和偷盗;无特许,妇女不得入寺内;僧伽内部禁止射箭、掷骰子、着俗装、持武器外出;不得包庇资助盗贼;禁暗中宰杀牛羊;禁有家室;入扎仓不满30年者,不得畜养骑乘;大小活佛府邸禁养守门犬,只许拉让养狗;除持印鉴证明长年闭关者外,一律参加会传集会,严禁请假;禁僧人作各种倒卖生意;选任称职之执事人员,造册上报,禁徇私、受贿,执事人员不得以私枉法,无视寺规;对严格执行寺规之执事人员不得任意诬陷枉加罪名;执行者和遵循者,凭藉权势任意违犯,按情节轻重追查处理。该规章条文完整地保存于拉卜楞寺图登颇章宫。对研究藏传佛教史及寺院戒规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李裕智

    1899—1927近代蒙古族革命家。内蒙古土默特旗前双墙子村(今托克托县)人。蒙古族。幼名陶克陶呼,又名巴吐尔罄。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0岁在本村私塾读书,次年入河口镇公立小学学习,同时习练武术。19

  • 也先铁木儿

    ?—1323元朝大臣。又译也先帖木儿。蒙古许兀慎氏。淇阳王※月赤察儿第五子。初任宿卫,兄��头卒,嗣爵淇阳王,累官知枢密院事。英宗至治三年(1323),与御史大夫铁失等阴结

  • 苏滨水

    即“率宾水”(2093页)。

  • 阿巴噶右翼旗

    清内蒙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北部。牧地东界阿巴哈纳尔旗,西接苏尼特旗,南邻察哈尔正蓝旗,北临大漠。元属上都路。明代,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居此,号所部曰阿巴噶。原役属于察哈尔,后畏林丹汗

  • 耶律敖卢斡

    ?—1122辽末皇子。契丹族。为天祚帝※耶律延禧长子。母为文妃※萧瑟瑟。史载童年驰马善射。其性宽和,善助人。及长,积有人望。乾统六年(1106)十一月,封晋王。时宫中有制,禁侍从览书,偶遇小底茶剌于寝

  • 八剌失里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晋王甘麻剌孙,迭里哥儿不花子。英宗至治三年(1323),父死,袭湘宁王位。泰定元年(1324),奉命出镇察罕脑儿,罢宣慰司,立王傅府。三年,移镇兀鲁思部。继出镇安西王阿难答

  • 宾兔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蒙文史籍作爱达必斯达延诺延。孛儿只斤氏。※吉囊孙,※狼台吉(拜桑固尔)长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叔祖父俺答汗率数万人进入西海(青海),败达延汗右翼叛臣卜儿孩,攻略当

  • 新疆

    地名。清代以其名名地者有四:一指贵州古州、丹江、安顺、镇宁等地;一指四川大、小金川一带;一指云南昭通、永善地方;一指天山南北地区。系雍正、乾隆年间为区分新、旧辖区而采用的名称,寓“新辟疆土”之意,而非

  • 八立托

    蒙古斡亦剌部贵族、蒙元皇室驸马。又译不儿脱阿。其名见于《释迦院碑》。汉文碑铭称“奉佛驸马八立托”,蒙文碑铭作Barstoge。据《史集》载,为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之孙,※脱劣勒赤与成吉思汗女扯扯干

  • 墨洼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四川红原县境内,东、南邻松潘县,西连阿坝,北接若尔盖。属纯牧区。原为西康北部章谷(今炉县)和色达附近小部落,游牧于墨柯河一带,故名墨洼(西康藏民称麦巴)。土官南木洛,因抢劫事与邻近部落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