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抚水蒙氏

抚水蒙氏

唐宋时期抚水州豪族。唐时抚水州在黔中道南部(今贵州三都、广西环江一带)。居民主要有区、廖、潘、吴四姓,首领皆出自上、中、下三房及北遐镇蒙姓。上房居帚洞,中房居前村,下房居博贺村。住地稍平,夹龙江以种植水田。首领住所称楼屋战棚,以竹栅围卫。唐末,蒙氏首领据其地,自为刺史。宋兴,始通中央王朝。雍熙(984—987)中,补蒙令地殿直,蒙令札奉职。咸平(998—1003)中,因饥寒时有叛服。宋廷“不欲尽剿”,多安抚之。首领蒙顶、蒙汉诚、蒙虔玮、蒙填等先后入朝贡献输兵器,宋授以官。景德三年(1006),首领蒙填,尽还所掠民众赀畜,归服。大中祥符六年(1013),首领指挥使蒙但,举族归顺,徙于桂州。九年,酋帅※蒙承贵率众反宋,攻宜、融州界,为平州刺史曹克明剿抚,双方歃血盟誓,结好。是时,抚水州改为安化州,故又有※“安化蛮”之称。终宋之世,蒙氏子孙,雄长所部,自成势力,割据一方,屡服屡叛,宋廷不欲多事,仅羁縻而已。元代,豪族继起,逐渐形成蒙、皮、雷三姓统治。明以三姓为土司统领其地。至正德元年(1506),始设县,任流官。蒙氏势力遂衰。今水族中蒙姓仍占人口多数。

猜你喜欢

  • 碾伯所志

    青海省方志。清李天祥(山东临番县人,曾任碾伯所千总)编撰,梁景岱(陕西三原县人,曾任西宁卫儒学教授)鉴定。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至五十年(1707—1711)之间,故又称《康熙碾伯所志》、内容涉及今青海乐

  • 皇朝经世大典

    即“经世大典”(1555页)。

  • 北庭都护府

    官署名。唐六都护府之一。武则天长安二年(702),为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分安西都护府置。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统辖天山以北诸游牧部落。为唐西域最高权力机关之一。听命于唐朝政府,接受统一领

  • 延清

    1846—1918清代蒙古族诗人。字子澄,号铁君,也称阁笔老人。蒙古镶白旗人,巴哩克氏。自幼习汉语,读诗书,聪慧过人。同治九年(1870),补丁卯科优贡。十二年(1873),中举人,继中进士。先后在工

  • 土府经历

    官名。府经历为知府下属官吏,职司收发上下文移,磨勘六房宗卷。秩正八品。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所置土府,亦设此官,以当地首领为之,给予敕令、铜印、冠带,准世袭。其职责为承土知府之命,办理有关事务,在无其他府

  • 七坊峒

    古代海南岛儋州黎族聚落名称。在今白沙县境。明弘治十四年(1501),黎族首领符南蛇曾在此发动声势浩大的起义,海南3州10县闻风响应,“撼动海外三千里地,海南几危”,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 马腰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雷波一带彝族对安家奴隶的称谓。等级地位同于※阿图阿加。住在主子周围,领种一份耕食地,每年用三分之一时间为主子劳动。子女要被抽一、两个做单身奴隶或陪嫁丫头,经主子配婚安家后,仍为马

  • 马良

    清末民初军官。字子贞。河北清苑县人。回族。幼习武,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任山西武备学堂和直隶陆军速成学堂教习,后在北洋军中任军职至旅长。1916年任山东济南镇守使、第二师师长,

  • 海东青

    鸟名。亦称“海青”。雕的一种。因产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游以东至海地(包括附近海岛)而得名。善捕水禽小兽,以翼搏击,“大者力能制虎”,有“羽中虎”之称。以羽色纯白为贵,白而杂他色者次之,灰色者又次之。捕

  • 保泰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西寿保泰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12监军司之一。初期驻地不详,后迁西市城(又作西寿、西使等,今甘肃兰州南),称西寿监军司。毅宗奲都六年(1062)改称保泰军。惠宗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