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慕璝

慕璝

?—436

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又作慕瞆、莫溃。姓吐谷浑氏。※乌纥堤子,※阿才同母异父从弟。宋元嘉三年(426,或作元年)阿才卒,继立为王。广招西秦、北凉流亡民户及甘、青一带氐、羌诸部。南通刘宋、北交北凉、夏国,势力渐强。西秦之将臣相率来归。乘西秦衰弱,屡攻之。宋元嘉五年(428),其子执西秦浇河太守焦嵩,收复浇河。被夏赫连定封为河南王。六年,遣弟慕利延会同北凉军再攻西秦。遣使向刘宋贡方物。翌年,受宋封为沙州剌史、陇西公。八年(431),遣益州刺史慕利延、宁州刺史拾虔率骑3万攻灭夏国,擒夏主赫连定。遣使奉表于北魏告捷,请送赫连定入魏京城(今山西大同)。受北魏封为大将军、西秦王,统有沙州全部,河、秦2州大部及凉州部分地区。九年,遣使至宋献方物,并遣还原流落于夏国的南朝将士55户,154人。受宋封为陇西王。十三年(436),卒,北魏谥为惠王。

猜你喜欢

  • 忽里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忽鲁山卫,《满洲源流考》作呼勒山卫。正统(1436—1449)后设。

  • 教坊制度

    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制度。又称“阁的木教坊制度”或简称“阁的木制度”。“阁的木”,系阿拉伯语“古老”之意,是中国伊斯兰教中最古老的教派,亦称“老教”或“老派”。此制是老教以教坊为基本单位的一种宗教组织制度

  • 翁者

    藏语音译,又译翁则。旧时藏族地区寺院领经老喇嘛的称谓。一般用以称呼对经典有一定修养的受尊敬之老僧。负责寺院举行的会考或集体念经时带头诵第一句,众喇嘛继之。在寺内备受敬重。死后多用火葬。

  • 边省苗蛮事宜论

    有关土司制度之论著。1篇。清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字伏庵,号鹿洲,福建漳浦人,汉族)撰。内容首论改土归流之必要,同时披露土司对土民实行“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的残酷剥削。为研究西南少

  • 托时使团

    清派往俄国的使团。雍正七年(1729),清朝与准噶尔部关系恶化,胤禛决定用兵准噶尔。时值俄国沙皇彼得二世即位,遂派遣理藩院侍郎托时、副都统广西等25人前往祝贺,欲联络俄国共同夹击准噶尔。随同前往的还有

  • 李存霸

    ?—926五代后唐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第三子,后唐庄宗※李存勖次弟。同光二年(924)正月,以振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权知潞州留后。二月,为潞州节

  • 蒙古绕树舞

    蒙古族古代集体舞。古代蒙古族信仰原始萨满教,认为天地万物均有神灵,故亦崇拜高山大树。他们把崇拜的大树称为“尚石”(神树),重大庆典、祭祀、结拜盟兄弟(即结安答)等辄在神树下进行,并饮酒、舞蹈庆贺。《蒙

  • 乍丫

    地名。亦作扎雅,会典名扎雅庙。即今察雅县。东至贡县,南界宁静,西北抵硕板多,北邻昌都。原为喀木辖地。唐初隶于吐蕃,后地方纷乱,各为部落,元为喇嘛教领地,明代封黄教喇嘛高举札巴江错为大善法王,于烟袋塘建

  • 雷帖木儿不花

    元末农民起义首领。蒙古族(?)。顺帝至正(1341—1368)中,在全国红巾军大起义影响下,结程思忠,率众发动起义,攻陷永平,势及辽东部分地区,增土筑城,因河为堑,坚守永平,屡与知枢密院事也速所领政府

  • 市法五款

    明朝制定的明蒙互市法规。隆庆五年(1571),明朝与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先后在宣府、大同至甘肃边塞开设十余处马市。为确保互市的顺利进行,明朝特制订此法规,令边臣执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