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1834—1908

亦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咸丰帝妃,同治、光绪两朝摄政者。满族。叶赫那拉氏。名兰儿。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咸丰元年(1851),被选入宫,初封贵人。六年(1856),生子载淳(即同治帝)。封为懿贵妃,自是地位扶摇直上,开始参预政事。十一年(1861),咸丰帝病故,载淳即位,被尊为慈禧太后。在英、法、美、俄的支持下,暗中与奕訢共谋,夺取最高统治权,发动“北京政变”(亦称“祺祥政变”),捕杀辅政大臣载垣、端华和肃顺等。任命奕訢为议政王,实行垂帘听政。纳奕訢“借洋兵助剿”之策,与英法美侵略者相勾结,利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地主武装力量湘军、淮军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围剿捻军和回族、彝族、苗族人民起义。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同治帝病故。又立年幼的乃侄载湉为帝(即光绪帝),再行听政,独揽朝纲,使光绪帝成为傀儡。在国力日衰的形势下,仍骄奢极欲,挥霍无度。任纵其宠爱的太监李莲英和安得海等招权纳贿、搜刮民财。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开办近代官办军事工业和辅助民用工业,开展洋务派活动,购买外国军火,建立北洋舰队,训练海陆军,镇压各地人民的反抗。在中法、中日战争中,屈辱投降、卖国求荣,先后决定与侵略者签订出卖国家领土主权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帝颁诏,发动戊戌变法。她纠聚封建顽固派阻挠变法,发动政变,宣布“亲政”,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法政令,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残酷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一再“电旨”通缉孙中山。先后杀害邹容、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二十六年(1900),为发泄对外国公使要其“归政”的怨愤,一度利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义和团对外宣战,以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带领光绪帝及亲信、王公、大臣逃往西安,途中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二十七年,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此后,又以“实行新政”、“准备立宪”欺骗舆论,加强训练新军,继续镇压革命。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死,又立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尊其为“太皇太后”。旋病卒。

猜你喜欢

  • 菩提流支

    北魏时佛教译经师。一译菩提留支。意译道希。北天竺人。深通三藏,兼通显密。宣武帝永平元年(508),携大量梵本佛经至洛阳,住永宁寺,潜心译业,被举为译场宗主。永熙三年(534),随孝武帝迁邺(今河北临漳

  • 费英东

    1564—1620后金勋臣、五大臣之一。满族。瓜尔佳氏。苏完部长索尔果子。世居苏完部(今吉林双阳县境内)。明万历十六年(1588),率部归附努尔哈赤,隶镶黄旗满洲。以骁勇善战著称,尚努尔哈赤孙女、褚英

  • 旗地

    清代八旗成员所占有的田地。始于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辽沈地区实行“计丁授田”,每一成年旗丁授田6垧。后继续推行此制,于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1662—1722)初年,清政府先后进

  • 六诏纪闻

    书名。明彭汝实辑。2卷。嘉靖十四年(1535)辑成。卷一为俞夔等同年所录的《会勘录》,记四川盐井卫左、前二所(均在今盐源县境)与云南永宁府(今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地区及以北一带)纳西族土司自明初以来因争

  • 四子部落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中部。牧地东北界苏尼特旗,西界归化城土默特,南界察哈尔镶红旗。元属大同路,明入蒙古,为阿禄喀尔喀所据,部长诺颜泰将领地分与四子分别掌管,统号四子部。天聪间相

  • 昆憨

    傣语音译。指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各村社所设管理武装的人。被授与“先憨”或“鲊憨”等军职,平时在村社内负责训练青壮年、奉命捕人和维持治安,战时听候宣慰使和勐土司调遣参战,遇有大战才征调百

  • 鸟飞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元年至龙朔元年(656—661),以护密多国摸逵(一作摸廷、摸达)城(约位于今帕米尔瓦罕)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下辖钵和州。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一克喇把

    即“丘富”(593页)。

  • 乐善

    ?—1860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伊勒忒氏。道光二十年(1840),由拜唐阿补銮仪卫整仪尉。二十四年(1844),迁治仪正。二十七年(1847),升云麾使。三十年(1850),调发陕甘以参将用。咸丰

  • 马哈麻特·额敏汗

    ?—1692准噶尔在叶尔羌扶立的傀儡汗。又译“穆罕默德·额敏”、“穆哈麦德·额敏”。约1682~1692年在位。※叶尔羌汗国东部统治者※巴拜之次子。约1678年,父去世时,在察力失(今焉耆),与兄※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