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怒苏语

怒苏语

我国自称怒苏的怒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泸水两县,使用人口8千左右。境外与缅甸接壤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怒苏语有方言差别,分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方言,方言间有一定差别,互相通话有一定困难。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语法也有少量差别。以中部方言知之罗话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45个。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鼻音、边音有清、浊对立两套。有唇齿音。有15个复辅音,分两类,一类是唇音和舌根音与卷舌半元音构成的11个复辅音,另一类是鼻音加前喉塞构成的4个复辅音。有39个单元音,包括12个基本元音,8个紧喉元音,10个鼻化元音,3个卷舌元音,4个鼻化卷舌元音,紧喉卷舌元音、紧喉鼻化卷舌元音各1个。有47个复元音,均为后响型。由介音i加主要元音构成的复元音有20个,u介音构成18个,y介音构成的7个,щ介音构成的2个。无前响复元音和三合元音,无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彝语支其他语言小。有较丰富的音变现象。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残存的形态,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附加成分。亲属称谓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用人称代词的缩减形式作词头表示。数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和量词结合使用。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重叠,中间插入tua53表示反省。有人称领属代词,用元音屈折变化构成。指示代词分方位指示、定指指示和复指指示,有位置区别,用不同的词表示平位、高位和低位指示。动词有体、数、态、式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持续、已行、完成、曾行等5种,均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动词有复数范畴,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动词有态范畴,分自动、使动和互动,用辅音屈折变化和加助词等方式表达。动词有式范畴,分祈求和命令等形式,均用助词或虚化动词的方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程度的变化。结构助词较丰富,有表示施事、受事、工具、处所、从由、来源、领属、比较等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单音节或以单音节构成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要部分。方位词很丰富。复合词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偏正、表述、支配、补充等。派生构词也是能产的构词类型。有实词素加词头词尾构成的,也有加虚词素构成的。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傈僳语。也有少量白语和藏语借词。

猜你喜欢

  • 精河直隶厅

    清代新疆厅名。光绪十四年(1888)置。治所在今新疆精河城。辖有5驿站、13卡伦、察哈尔营、旧土尔扈特、哈萨克游牧地。归伊塔道管辖。1913年改为县。居民近5000人,主要有蒙古、汉、维吾尔等民族。

  • 木雅语

    我国四川省部分地区自称“木雅”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九龙等县,以及雅安地区的石棉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1.5万左右。木雅语分东、西两个方言。

  • 胡都

    见“纳都”(1267页)。

  • 水鞑靼

    即“水达达”(424页)。

  • 水语

    我国水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使用人口约28万。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其邻近的榕江、荔波、独山和都匀等县。无方言区别。根据语音和词汇差异,分为三洞、阳安和潘洞三个土语。以三洞土

  • 素和贵

    唐代吐谷浑叛臣。其先世原为白部鲜卑人,后融入吐谷浑。龙朔三年(663),在吐蕃禄东赞率军大举进攻吐谷浑时,叛投吐蕃,尽言吐谷浑虚实,致使吐蕃破其国,迫吐谷浑王诺曷钵遁走凉州,吐谷浑亡。永隆元年(680

  • 奢效忠

    明末四川永宁土官。彝族。任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宣抚使。初与水西诸土官境域相连,世戚亲厚无争。后以水西(今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宣慰使安国亨杀安信,信兄安智结效忠复仇,互相攻杀,延续20余年。经川、贵

  • 达什丕勒

    ?—1778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旺舒克次子。雍正六年(1728),袭札萨克一等台吉。八年(1730),受命督运科布多军粮。九年,解运马匹赴巴里坤。继随亲王策凌额驸等

  • 达三泰

    ?—1798清朝将领。原名达音泰。满洲镶黄旗人。呢玛奇氏。由鸟枪蓝翎长累迁副护军参领。随军征石峰堡,授陕西循化营参将。历甘肃永固协副将,署西宁镇。乾隆年间,从征廓尔喀有功,赐号“常勇巴图鲁”,授四川松

  • 李家瑞

    1895—1975白族著名考古学家、俗文学家。又名辑五。云南剑川县人。早年先后在剑川、大理、昆明求学。1920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校,后考入北京大学,受业于著名民俗学家刘复教授,兼修哲学和史学。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