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尔楚克

巴尔楚克

清代新疆地名。 ①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乾隆二十三年(1785),设巴尔楚克军台,位于今新疆巴楚县东南比力克勒克里,又作巴勒克勒克。此三地名为同名异译。 ②见《清朝续文献通考》。道光十二年(1832),筑巴尔楚克城于巴尔楚克军台西北沙瑚尔,移“巴尔楚克”名于此。光绪九年(1883),置玛喇巴什直隶厅,设水利抚民通判,亦称用其他回庄之名为厅名。二十九年(1903),改为巴楚州。1913年降为巴楚县后,始移县治于今巴楚县址。

猜你喜欢

  • 杨士云

    1477—1554明代白族学者和诗人。字从龙,号弘山,别号九龙真逸。云南大理喜洲人。本姓董,自其父改姓杨。自幼嗜书,力学不断,弘治十四年(1501),中云贵乡试解元。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选

  • 铜黎

    即“稠雕”(2367页)。

  • 石鲁

    ①金代蒙古部名。为山只昆(散只兀)部所属小部。分布于忒里葛山(今甫喀山)附近。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内族完颜宗浩率兵征讨山只昆等部时,击走该部与浑滩部,斩首1200级,俘生口车畜甚众。 ②金昭祖

  • 恺安城

    古城名。位于济木萨(今新疆济木萨尔)三台塘东70里。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其旧城增筑,赐今名。城周3里,分设3门:东丽旭、西同风、南覃惠。光绪二十年(1894)扩修,改名“孚远城”。周767丈。

  • 勐卯安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古称“勐卯果占毕”,意即“产香软米的地方”。元属麓川路。明为麓川故地,明朝“三征麓川”后,设陇川、南甸、干崖三宣抚司,属陇川宣抚司。万历(1573—1620)初,分陇川同知多俺居勐卯(

  • 诰命大常衮

    见“常衮”(2042页)。

  • 尉迟乙僧

    唐代著名画家。西域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著名画家尉迟跋质那之子。师从其父,以于阗的凹凸画法熔铸中原画技著称,善画佛像、鬼神、人物、花鸟。贞观十三年至景云(639—711)年间活跃于中原画坛,与阎立本

  • 五部帅

    汉末至晋初并州匈奴五部首领。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入朝于魏,被魏王曹操留于邺,分其众为五部,每部立其贵族为帅,称“五部帅”。呼厨泉兄於扶罗子刘豹为左部帅,其余部帅皆以刘氏为之

  • 巴雅喇

    ①(1582——1624)后金开国功臣。满族。爱新觉罗氏。清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第五子,太祖※努尔哈赤异母弟。屡从征战,多立战功。初封台吉。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初,奉命与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征东海安楚

  • 珍宝史纲

    见“蒙古源流”(23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