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儿忽

巴儿忽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又作八剌忽、八儿忽、八里灰、巴儿浑、巴鲁忽歹、八立浑、八儿胡。唐初即以“拔也古”之名见于历史记载。蒙古诸部统一前,分布于贝加尔湖东北巴儿忽真隘(前苏联巴儿古津河)一带。《史集》称其是豁里、秃马、秃剌思及巴儿忽等部的总称。以狩猎经济为主。辽、金时与蒙古部有通婚关系。曾助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战胜札剌儿部。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一说二年,1207),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招降。其地成为术赤分地,元代划入岭北行省火里秃麻道牧地。其地盛产海东青(鹰隼),常以之贡献元廷。

猜你喜欢

  • 蓝翎

    清代官员的冠饰。以鹖鸟羽毛制作,插于冠后,蓝色,故称。原定,五品以上官酌情赏戴花翎,六品以下即赏戴无眼蓝翎,以示辨别。侍卫中蓝翎侍卫、銮仪卫中满洲整仪尉、六品苑丞、前锋校、护军校等,例戴蓝翎。初用以赏

  • 拉让巴呼图克图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 阿里喜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围猎”之意。演变为军士名。凡从事佃渔射猎之民被征入伍为兵者,称阿里喜,意为“士兵之副从”。级别低于正军(甲军)。多由正军子弟充当。每正军1人可携带副从1至2人。也随正军

  • 沙纳哈

    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赖卜氏,世居齐克潭和洛地方。顺治六年(1649),从征大同叛镇姜瓖,奋勇先登克城,赐号“巴图鲁”,授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九年(1652),加一拖沙喇哈番(云骑尉)。十四年

  • 乌纠鲁达

    清和民国初期鄂伦春族以※乌力楞”或※“安嘎”(一作阿那格)为单位出远猎的领导者之一。一作“乌纠尔达”,鄂伦春语音译。由同猎者全体成员选举产生,为※“塔坦达”(狩猎长或家族长)的副手,故有的地区称“小塔

  • 泣红亭

    蒙文长篇章回小说。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1837—1892年,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著。书名取自《镜花缘》第49回里亭子的名称,内容亦模仿《镜花缘》的某些情节。20回。是※《一层楼》的续篇。

  • 白保乐人民解放团

    海南岛抗日武装组织。白、保、乐,指白沙、保亭、乐东三县。1944年冬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建立。以参加过1943年白沙起义的黎族群众为核心组成,由白沙起义的黎族首领王国兴为团长,王玉锦(黎族)为参谋,

  • 许王墓志

    辽代契丹小字、汉字墓志。为一合。刻于天祚帝乾统五年(1105)二月。1975年9月出土于辽宁省阜新县卧凤沟乡白台沟村流井沟地方。现藏阜新市文化局。志盖为盠顶形,四周饰云形图案,正中刻汉字2行6字:“辽

  • 那尔巴图

    见“纳禄博图伯克”(1274页)。

  • 御儿

    古地名。亦作语儿。春秋末越国之北界地。《国语·越语上》:“勾践(初年)之地……北至于御儿”,在今浙江嘉兴县境,一说在浙江崇德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