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译师查久喜饶
吐蕃佛教后宏期译师。又名俄列巴喜饶或列巴喜饶。因其声望功德仅次于大译师仁钦桑布,故称小译师。初受阿里古格王派遣与其他26名少年赴克什米尔(一说赴印度)学法。学成返吐蕃,后拜※阿底峡为师,配合其译经,深受器重,在查叶尔巴拉日山特以《密法迦当宝卷》赐之。后依阿底峡嘱建桑浦寺,为藏区最著名的专讲因明学说的名寺。对传播阿底峡教法颇多贡献。
吐蕃佛教后宏期译师。又名俄列巴喜饶或列巴喜饶。因其声望功德仅次于大译师仁钦桑布,故称小译师。初受阿里古格王派遣与其他26名少年赴克什米尔(一说赴印度)学法。学成返吐蕃,后拜※阿底峡为师,配合其译经,深受器重,在查叶尔巴拉日山特以《密法迦当宝卷》赐之。后依阿底峡嘱建桑浦寺,为藏区最著名的专讲因明学说的名寺。对传播阿底峡教法颇多贡献。
清代卫拉特蒙古高僧。蒙古族。幼年出家,随咱雅班第达从事传教活动,担任其主管侍从——绥本堪布。清顺治九年(1652),陪同咱雅班第达入藏,朝拜达赖五世。十八年(1661)作为咱雅班第达的全权代表到爱呼斯
即“刘眷”(859页)。
成吉思汗时期耶律楚材创制的历法。又名《麻答把历》。蒙古国初期承用金朝《大明历》。元太祖十五年(1220),成吉思汗西征时,因《大明历》与时令不尽相符,命耶律楚材创制新历。耶律楚材在《大明历》基础上减周
见“舒尔哈齐”(2262页)。
见“苻登”(1342页)。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百姓给土司官寨支应的一种差役名。主要有背水、扫地、放牧、短程背运、传呼口信等,在中司官的指挥下,由寨首率当差百姓,每次每寨出7至9人,服役10天,1年3次。
即“裕勒都斯”(2304页)。
见“敌烈部”(1882页)。
唐在黠戛斯地区所设立的羁縻都督府。黠戛斯为坚昆之后,故有时也仍称其为坚昆,唐初地处叶尼塞河上游至阿尔泰山一带。唐贞观二十年(646),唐朝与铁勒诸部灭薛延陀汗国后,漠北诸游牧部落纷纷归附唐朝,唐廷于漠
哈萨克族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哈萨克语音译,意为“姑娘追”。柯尔克孜族也有类似活动,但内容相反,是“追姑娘”。一般在节日或喜庆时举行。活动开始时,年轻的男女骑手在选好对手后,先并辔慢步而行。在走向起跑点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