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尉迟迥

尉迟迥

516—680

西魏、北周大臣。即尉迥,字薄居罗。代郡人。先世属鲜卑尉迟部,后以部名为氏。父尉迟俟兜,母为宇文泰姐昌乐大长公主。幼孤,依托舅氏。史称聪敏有志,好施,爱士。尚魏文产女金明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西都侯。从宇文泰复弘农,破沙苑,皆有功。大统十一年(545),拜骠骑将军,进爵魏安郡公。十五年(549),迁尚书左仆射,兼领军将军。次年,拜大将军。废帝二年(553),率众讨降梁武陵王萧纪于蜀,晋大都督、益潼等十二州诸军事、益州刺史。三年,加督六州。明赏罚,施恩威,绥辑新邦,经略未附,蜀人思之。恭帝三年(556),为小宗伯。周孝闵帝元年(557),进位柱国大将军,改封宁蜀公,镇陇右。武成元年(559),进封蜀国公,任秦州总管、陇右大都督。保定二年(562),拜大司马。次年,随晋公宇文护东伐,率师攻洛阳。迁太保、太傅。建德元年(572),拜太师,加上柱国。宣帝即位,为大右弼,转大前疑,出任相州总管。大象二年(580)六月,以杨坚擅权,乃集文武士庶,自称大总管,承制置官司,谋举兵讨坚。与侄青州总管尉迟勤相呼应,众数十万,北结高宝宁以通突厥,南连陈朝,许割江淮之地。八月,兵败自尽于邺城楼。

猜你喜欢

  • 批占

    见“蒲昌县”(2319页)。

  • 晁兔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氏。第三代顺义王※扯力克长子。驻牧于山西偏关外委兀儿趁一带,距明塞700余里。万历十五年(1587),受明封为龙虎将军。卒于其父前,故未继承顺义王位,子三(一说子四)

  • 五泉县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南。汉为金城县,属金城郡,西羌驻处。东汉置西海郡。乞伏乾归曾都此称秦。北周废。隋大业(605—618)时,以金城县改名,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唐咸

  • 诸蕃志

    南宋地理名著。赵汝适撰。作者曾领福建提举市舶司,对海外情况十分熟悉。录其采访所得,于宝庆元年(1225)成书。书作上下两卷。上卷为国志,收录交趾、占城、宾瞳龙、真腊、登流眉、蒲甘、三佛齐、单马令、凌牙

  • 的尔勤

    裕固语音译,一作“的斤”,亦称户族。旧时裕固族社会组织。每一户族由同一血缘关系的亲族组成,均有户族长。每个部落都有若干个的尔勤,每个的尔勤都根据其名称的首音、尾音或意译而取一个似汉族的姓。如杜曼的尔勤

  • 蒙古勒

    土族语音译,意为“蒙古人”。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卡罗拉

    地名。位西藏江孜以东,扼江孜通往拉萨之咽喉之地,取小路南下直达江孜到帕里中间之康马。光绪三十年(1904),英侵略军袭击江孜时,部分藏军集结于此,以切断英军后路,并将江孜之部分英军诱出至此袭击之,并从

  • 巴尔虎

    蒙古部名。亦作巴尔呼。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有谓源出《蒙古秘史》所记居于巴尔忽真河流域之巴儿忽部。清代有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之分。阵巴尔虎原有十五佐,康熙(1662——1722)中,附牧察哈尔,后迁隶布特

  • 莲花生遗教

    书名。全称《乌仗那大师莲花生广传莲花遗教》。成书于14世纪。原为埋于地下之书—伏藏,后被央坚珠巴益西措杰(一说是乌坚林巴)发掘,于雅隆谢吉查宗出土。主要记载吐蕃赤松德赞时(755—797年在位)来吐蕃

  • 纳麻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管马官,监督马的饲养,调配使用。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120挑(每挑约合5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