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地文书
见“萨兴噶登”(2010页)。
见“萨兴噶登”(2010页)。
见“甲喇额真”(559页)。
见“无溪”(244页)。
?—581南北朝时期突厥汗国可汗。又作他钵可汗。阿史那氏。突厥汗国创始人※阿史那土门可汗子,※木杆可汗弟。北周建德元年(572),兄卒,继为突厥可汗。继位初,为稳定内部局势,以其兄乙息记可汗科罗之子摄
古族名。魏晋南北朝时对柯尔克孜族先民之称呼。又作结骨、契骨、护骨等。曾先后受鲜卑、高车、突厥等统治。有的学者认为※拓跋部时“七分国人”,以其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此纥骨氏,即是柯尔克孜族先民。※
见“绥远特别区”(1973页)。
清外札萨克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渥巴锡汗从子辅国公拜济瑚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和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设1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南路盟,归伊犁将军管
金代山名。参见“镇安公”(2510页)。
明清时在台湾高山族村社设立的学校。明清之际,郑成功父子曾相继在台湾的新港、麻豆等高山族村社初设乡塾,鼓励高山族子弟入学就读。康熙朝统一台湾后,得以逐渐发展和普及。康熙三十四年(1695),台湾知府靳治
旧时蒙古族的祭祀活动。即对所谓“驱邪除恶”的护法女神的一种宗教祭祀仪式。一般在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初十祭祀,祭时将卡吉得玛与她的男伴德木其格拥抱的裸体双身像,俗称欢喜佛像,大的有8尺高,小的有2
见“昭礼可汗”(16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