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哈尔万户

察哈尔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明人异译作“插汉儿”、“察罕儿”、“擦汗儿”、“插汉”等。属※左翼三万户,为大汗的直辖部,领有察罕塔塔尔、克什克腾(克什旦)、敖汉、奈曼、翁牛特(翁里郭特)、乌珠穆沁、浩齐特和苏尼特等属部。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依靠该部并联合喀尔喀、兀良哈两部征服右翼三万户,统一蒙古各部。初游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塞外,今锡林郭勒大草原一带,资产丰厚,并向诸部征收阿勒巴(贡赋)。至打来孙汗(1547—1557年在位)时,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崛起,与左翼分庭抗礼,打来孙汗惧为所并,率部东迁,进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残破泰宁、福余等卫,臣属女真各部。图们汗(1558—1592年在位)时,任命左右翼的五个强大领主为执政理事,拟以和平方式统一蒙古,未遂。林丹汗继位后,力图以武力统一蒙古,对抗后金。崇祯元年(1628),率部西进,征服喀喇沁、土默特等部,占据归化(今呼和浩特)。七年(1634),林丹汗病死于甘肃大草滩,归化被后金攻破,其子额哲率余部投降后金,拥戴皇太极为帝,尚固伦公主,封察哈尔亲王。属部被安置于义州(今辽宁义县)。其汗系如下:达延汗(1480—1517)—图鲁博罗特(早逝,未继汗位)—卜赤汗(1519—1547)—打来孙汗(1547或1551—1557)—图们汗(1558—1592)—布延汗(1593—1603)—莽和克(早逝,未继汗位)—林丹汗(1604—1634)—额哲(1634—1635,后降清)。

猜你喜欢

  • 卫藏通志

    清代西藏志书。以记载西藏地区为主兼及甘、青、川藏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袁昶以写本刊入《渐西村舍丛书》。始渐流传。原书不著撰者姓名及成书年代。据考著者为※和瑛(?—1821) (一说作者为松筠

  • 罗盛

    即“逻盛”(2062页)。

  • 左江

    河流名。与右江流域同为壮族最集中的聚居区,故常以左、右江代表壮族地区。源于今广西靖西丽江,自靖西流入越南北境,复东流入广西龙州水口圩,在龙州上金纳明江后称左江,经龙州、崇左、扶绥,至邕宁宋村(亦称合江

  • 不彦七庆台吉

    见“布延彻辰汗”(471页)。

  • 伊利可汗

    见“阿史那土门”(1231页)。

  • 土司制度

    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授与各级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原有地区和人民的一种政治制度,即对民族地区的土著首领“假以爵禄,宠之名号”,使其仍按传统旧俗管理原辖区及百姓,通过他们对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

  • 田光宝

    元末明初湖广容美洞土官。土家族。田乾宗子。承袭容美洞(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至正二十六年(1366,一说二十七年),遣弟田光受等持元所授宣抚司印,上交吴王朱元璋,请改授。命其为四川行省参政,行容美洞等

  • 火者他只丁

    ?—1524明代土鲁番将领。正德八年(1513),哈密忠顺王拜牙即弃城投奔土鲁番,满速儿速檀遣其据守哈密。十一年(1516),明廷遣满哈剌三、写亦虎仙令其退出哈密,他索重赏,始以城归。次年,闻其弟火者

  • 谭泰

    1594—1651清初将领。满族。舒穆禄氏。世居珲春。库尔喀部长郎柱子,大臣杨古利弟。初封佐领,隶正黄旗满洲。后金天聪八年(1634),与都统图尔格统左右翼军,略明锦州,晋护军参领。随皇太极伐明,克保

  • 猛安谋克

    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未期形成的军事组织,后为女真社会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基层单位。一作明安穆昆。女真语“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习称猛安为千户,谋克为百户。女真族在由氏族制度向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