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宗喀巴

宗喀巴

1357—1419

西藏佛教史上著名宗教改革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本名罗桑札巴贝。青海西宁西南宗喀人,故名宗喀巴。藏族。父伦本格元末官达鲁花赤(镇守官)。元至正十九年(1359),3岁随父谒噶玛噶举黑帽系四世活佛乳必多吉,受近事戒,取名贡噶宁布。二十三年(1363),7岁由父母送至甲琼寺出家,从噶当派高僧顿珠仁钦学经,受沙弥戒,取名罗桑札巴贝(通称罗桑札巴),精研藏文、密法、显教经论等。明洪武五年(1372),继续深造,访师求道。九年(1376),开始攻读显教重要论著,向萨迦派仁达瓦学《俱舍论》、《集论》、《入中论》、《量释论》,向顿桑瓦学《量释论》,在觉摩陇跟罗赛瓦学经文,研读邬由巴的《量释论译注》等。十四年(1381),返前藏,先后至止贡、桑朴、孜塘等寺进行立宗答辩。十八年(1385),向布敦弟子学密宗的经典注疏。居前后藏共20余年,学问精进,博通显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著有《建立次第广论》、《菩萨戒品释》、《事师五十颂释》、《密宗十四根本戒释》、《中论广释》、《辩了不了义论》等多种著作。在藏期间,对萨迦、噶举等教派上层享有各种特权,占有农奴,追逐利禄、生活淫靡、压迫剥削人民等弊端深为不满。为恢复佛教的纯洁性,倡议对宗教进行改革,严行戒律,要求喇嘛重苦行,持戒律,禁娶妻。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吸收其它教派教义的一些内容,创建格鲁派,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又称黄帽派,俗称黄教。永乐六年(1408),应阐化王札巴坚赞所请,到仲不垅为各寺僧众讲授《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著作。七年,在西藏帕竹地方政权支持下,在拉萨大昭寺举办大祈愿会,俗称传大昭。同年,在拉萨东修建甘丹寺,驻锡此寺,弘扬教理。十三年(1415),应明成祖邀,派亲近弟子释迦也失赴明都朝谒,加强了西藏与中央王朝的联系。十七年(1419),授意释迦也失主持兴建色拉寺。弟子众多,最著名者有扎希贝丹、释迦也失、根敦主巴等。卒于拉萨甘丹寺。一生著述颇丰,均收入《宗喀巴全集》。所创黄教对藏传佛教影响极深,逐渐成为诸派中最得势者。

猜你喜欢

  • 宁贯

    见“吃宁贯”(773页)。

  • 农主

    西夏农田占有者。可占有使军、奴仆。有头监进行管理。

  • 斡脱钱

    见“斡脱”(2424页)。

  • 毛怜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摩琳卫。明置建州卫后,于永乐三年(1405)三月派人到图们江与东海滨一带招抚女真诸部。五月,毛怜等处女真首领把儿逊受招。十一月,偕64人入朝,明廷命设卫,以把儿逊等为

  • 伍子胥

    即“伍员”(795页)。

  • 宣德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世祖子脱欢第三子不答失里受封宣德王(一作安德王)。元统三年(1335),中书平章政事定住亦受封。

  • 昭烈皇后

    姓萧,小字卓真。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世祖母,肃祖※耶律耨里思妻。生四子:洽昚、萨剌德、葛剌、洽礼。次子萨剌德为阿保机曾祖父,即懿祖。天祚帝乾统三年(1103)追尊是号。

  • 广宁城

    古城名。位于今辽宁省北镇县广宁镇。座于今沈阳市西,东南界盘山县,西邻义县,北接黑山县,旧为广宁县城。汉属辽东无虑县。晋属平州。唐置巫闾。宋为捉城。辽置乾州广德军。金置广宁府。元设广宁路。明属广宁中、左

  • 白扎尔的族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互助县境内,又称北扎尔的族、卜扎尔的族或小扎尔的族。自称抓什德。明朝时,和巴沙、昝咂等族活动于互助地区,居牧红崖沟脑,有城堡及庐室。万历(1573—1620)年间,同当地土族、藏族

  • 葱岭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第二次征西突厥沙钵罗汗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永徽六年(655),唐以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行军大总管西征。显庆元年(656),破葛逻禄、处月2部于榆慕谷。副总管周智度破突骑施、处木昆部于咽城。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