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抚使

安抚使

官名。始于隋代,为行军主帅临时的兼职。唐玄宗以后,由皇帝派朝臣巡视因兵燹或水旱等而受灾的地区,称安抚使、安抚处置使或宣慰安抚使。不常设。宋代常以重要地方守臣兼领,或称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事。若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则又称安抚大使。帅臣受命绥御河东、陕西、岭南诸路少数民族地区时即谓经略安抚使带马步军都总管,以统制军旅,并置若干僚属、将佐。王钦若、梁颢、李纲、王厚都曾任此类官职。辽曾设九水诸夷安抚使、易州安抚使等。金国亦曾置陕西路安抚使。元代改为一路长官,仅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参用土官。秩正三品。安抚司内,上有达鲁花赤1员,下有同知、副使、佥事、经历、知事各1员。明代亦仅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世袭武职土官。秩从五品。其职责是维护和保持本地区的风俗、制度,附辑诸土民,谨守疆土,修职贡,应征调。其下属一般为土官,有土同知1人,正六品;土副使1人,从六品;土佥事1人,正七品;属员吏目1人,从九品。清代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秩从五品。但其机构、衙门及下属官佐已大为精简,往往仅有安抚使一人和几个分工办事的头目、师爷。

猜你喜欢

  • 李克文

    ?—1005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族父。太平兴国五年(980),李继捧以季弟嗣位,族众不满,发生内乱。时任绥州刺史、西京作坊使,于七年(982)三月上表宋太宗,言李继捧

  • 普洱茶

    云南西双版纳傣、哈尼和基诺地区出产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茶。用大叶种茶树茶芽制成的青茶,经发酵加工而成,外形条索肥壮,汤色红浓,香气纯厚,性温和、口感好。明万历(1573—1620)末年,谢肇淛在《滇略》

  • 神会

    720—794唐代佛教高僧。原籍西域。后因祖父徙居扶风郡凤翔(今陕西凤翔县),遂称凤翔人。俗姓石。至性悬解,明智内发,大璞不耀。30岁时入蜀,谒无相大师,利根顿悟,深得大师器重。后德充慧广,郁为禅宗。

  • 完颜杲

    ①(?—1130)金宗室、大将、开国功臣。本名斜也,亦作斜野。女真族,完颜氏。金世祖※劾里钵第五子,太祖※完颜阿骨打同母弟。收国元年(1115),阿骨打创立四勃极烈议事制,为国论昃勃极烈。天辅元年(1

  • 大窑文化

    内蒙古远古居民遗址。1973年以来,中国考古学家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的大规模石器制造场。方圆3平方公里,随处是打造石器的遗迹、遗物,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

  • 粤滇杂记

    书名。两广滇黔民族志。1卷。清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欧北,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汉族)撰。为作者宦游两广滇黔的见闻杂记,中多涉及西南各省少数民族,重点是壮、布依、彝、傣族社会习俗。作者对少

  • 扎童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扎敦卫。永乐四年(1406)十一月,扎童、撒儿忽等处女真首领40人入朝贡马,明廷以其居地置卫,与撒儿忽卫同时设立。治今何地未详,约在黑龙江下游撒儿布湖附近。

  • 托尔托保

    ?—1807清朝将领。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县)达斡尔族,以族为氏,隶镶蓝旗。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上驷院司鞍从征金川。攻昔岭时,先登,补为蓝翎侍卫。默格尔山之战中,弃战马攀登而上,因功赐扬达克巴

  • 博克多格根

    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1859页)。

  • 三藏志略

    书名。清沈宗衍撰。上、下两卷。主体部分成于乾隆(1736—1795)末年,补纂部分成于道光(1821—1850)中期。史实取材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岳钟琪率军入藏驱准噶尔,沿途所记之手稿,岳因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