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㢸

宇文㢸

546—607

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奉诏修定《五礼》。累迁小吏部,转内史都上士。建德五年(576),募三辅少年数百人为别队,从武帝攻拔晋州。次年,从平北齐,以功封武威县公,改司州总管司录。宣政元年(578),迁左守庙大夫。从征突厥,拔寿阳,改封安东县公、浍州刺史,转南司州刺史。大象二年(580),追击奔陈之郧州总管司马消难,败陈将樊毅于漳口。历迁黄州刺史、南定州刺史。隋开皇初,封平昌县公,入为尚书右丞。奉命安集内附西羌,置盐泽、蒲昌2郡而还。迁尚书左丞,为官刚正,百僚惮之。三年(583),任行军司马,从元帅窦荣定破突厥于甘州。授太仆少卿,转吏部侍郎。九年(589),为信州道诸军节度,随军平陈,以功拜刑部尚书,领太子虞侯率。出为并州长史。十八年(598),为元帅汉王府司马,领行军总管,从征辽东。历朔、代、吴三州总管、刑部尚书、泉州刺史,皆有治绩。大业三年(607),转礼部尚书。以才能著称,声望甚重。为炀帝所忌,对帝好声色、勤远征之举颇露不满,被告发,坐诛。所著辞赋20余万言,为《尚书》、《孝经》注行于世。武德元年(618),追赠上开府、平昌县公。

猜你喜欢

  • 白旗起义

    清咸同年间贵州西南部各族反清起义。起义军以方形白旗为标志,故名。咸丰八年(1858),贵州普安厅沙陀汉族地主高氏诬大坡铺回民马孝纵马食其田内麦子,杀马孝纵,并请清兵弹压。同年十一月八日,回民※张凌翔,

  • 贺兰祥

    515—562西魏、北周大臣。字盛乐,亦作盛洛。先世为匈奴族,后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父初真,母宇文泰姐建安长公主。11岁丧父,依托舅氏,效力帐下,为泰所爱,博延儒生,教以书传。北魏永熙三年(5

  • 牙里辛

    见“庄敬皇后”(878页)。

  • 蕃官

    西夏官职的党项语称谓。景宗元昊显道二年(1033)立官制时,蕃官名号有:宁令(大王)、谟宁令(天大王)、丁卢、丁弩、素斋、祖儒、吕则、枢铭等。毅宗奲都六年(1062)增设昂聂、昂星、谟固、阿泥、芭良、

  • 吹吹腔

    白族戏剧。是在※大本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唱腔有20多种,唱词基本上仍采用“七七七五”(前3句7字,后1句5字为一段)的民歌形式。唱腔曲牌按生、旦、净、丑划分。演唱时主要以白族民间乐器唢呐伴奏,配有锣鼓。

  • 八邻部民暴动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至正七年(1347)九月,蒙古八邻部内哈剌那海、秃鲁和伯因不堪忍受蒙古封建主的压榨和奴役,率领本部蒙古牧民发动起义,截断岭北驿道,阻滞了驿站运输和使臣往来,后被镇压。

  • 玉恒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废主李期年号。自公元335—338年,凡4年。

  • 大马蛤珠

    即“东珠”(508页)。

  • 新兵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西路军左支队入疆部队。1937年45月间,四方面军西路军左支队四五百名指战员挺进甘新交界处的星星峡,被当时伪装进步的新疆军阀盛世才安顿于迪化(今乌鲁木奇)市郊,整编为一个总队,对

  • 无雷

    西域古国名。王治卢城(今伊西洱库尔以东的帕米尔一带)。西汉武帝(前141一前87年在位)时有户1000,口7000,兵3000。衣服类乌孙,俗与子合同。居民从事游牧。属西域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