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儿干永宁寺碑
即“永宁寺碑”(638页)。
即“永宁寺碑”(638页)。
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名僧。昆杰贝波切之子。先辈曾任赤松德赞的内相。桑耶寺建成后,为最早出家的七僧人之一。精通梵文及佛典,曾将许多佛经译成吐蕃文,为赤松德赞时著名“三中译师”之一。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创造人和其他动物的神。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传说,地球上凡是能呼吸的动物,均是它创造出来的,且有极为生动的神话传说:它初以肉和泥土相拌创造出人,加入骨头后,会走路。那
见“阿沙”(1192页)。
契丹最高首领称号。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李尽忠、孙万荣不堪武周官员凌辱,举兵反武周,拥兵数万,据营州(今辽宁朝阳),自称“无上可汗”。翌年,武则天以20万大军讨平之。契
佤语音译,意为“办大事情的长者”。旧时云南沧源班洪地区(亦称“班洪部落”)的最高统治者。俗称“班洪王”或“班洪王子”,职位世袭。最早可能是这一地区对氏族酋长或村社首领的称谓,后来发展为对地区最大头人的
1729—1781清代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领袖。原籍河州(今甘肃临夏),祖辈迁居青海循化(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平民出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从师伊斯兰教新教(哲赫林耶门宦)首领
?—572北齐大臣。字丰乐。朔州敕勒(高车)斛律部人。左丞相※斛律金次子。机警善射。东魏时,历拜征虏将军、安西将军,封大夏县子,授通州刺史。北齐天保元年(550),进征西将军,别封显亲县伯。河清三年(
见“萧德”(1991页)。
见“纳忽里”(1270页)。
傈僳语音译,亦称“哈米贝来合”,意为“土地伙有共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地伙有共耕的原始协作形式,是原始的土地公有制向私有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由家族土地公有共耕转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