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五铢钱
拓跋鲜卑所建北魏铜币名。五铢钱重五铢(汉时二十四铢合一两,十六两合一斤),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东汉、蜀汉、晋、南齐、梁、陈、北魏、隋等皆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武德四年(621)废止,但旧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北魏至高祖孝文帝元宏以前,未铸钱,交易大都用绢帛、谷物作为货币。直至迁都洛阳后,于太和十九年(495),始铸造“太和五铢”青铜币,下诏颁行于京城及诸州,并规定内外百官俸禄,皆准绢给钱,一疋绢折钱二百。同时,允许民间铸钱,只要用精炼之铜,而不杂和铅铁即可。至世宗宣武帝元恪永平三年(510),又铸五铢钱。但至肃宗孝明帝元诩熙平(516—518)初年,两次所造五铢钱并未通行全境,所谓“专贸于京邑,不行于天下”。货币数额少,应用范围窄,当时河北诸州“专以单丝之缣,疏缕之布,狭幅促度,不中常式,裂匹为尺,以济有无,至今徒成杼轴之劳,不免饥寒之苦”,故尚书令王澄一再建议,准许太和五铢、永平五铢与古钱一并通用,唯禁用鸡眼、镮凿等劣币。“而河北诸州,旧少钱货,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故自太和至熙平下诏用钱20年间,北魏境内仍钱币和谷帛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