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黄

大黄

中药名。又称黄良、将军、火参、肤如。出产于四川、陕西、江淮及甘、青一带。有锦纹大黄、土番大黄、土大黄之分。茎青紫色,形如竹。二、八月采其根,去黑皮,横切作片,火干,即可供用。川大黄因片如牛舌形,故又称牛舌大黄。其味苦寒,无毒。有下瘀血、清积滞宿食、安和五脏、理胸腹胀满、调血脉、利关节、除湿热等功效,向为西北及中亚各民族人民生活必需品,也为俄国和欧洲各国所珍重。早在元代,肃州产大黄,就已行销世界各地。准噶尔统治西北地区时,商队至肃州等地贸易,大黄即其易换的重要商品之一。清雍正年间(1723—1735),恰克图开放贸易后,西宁回民常将甘、青所产贩运其地,由俄国转贩于欧洲。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俄属布里亚特人劫夺中国商人货物,清朝政府曾下令停止恰克图互市,禁大黄出口。

猜你喜欢

  • 高斌

    1682—1755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初隶内务府。字右文。姓高佳氏。雍正元年(1723),由内务府主事迁员外郎,改郎中,管苏州织造。六年(1728),授广东布政使,调浙江、江苏、河南。九年(173

  • 贤明宝物公主

    见“宝物公主”(1523页)。

  • 协邦木

    藏语音译。※封地文书(萨兴噶登)之一种。指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由达赖喇嘛或摄政盖印颁发的、写明某地或某领主产权及应负担和应减免差役、租赋的文诰。参见“萨兴噶登”(2010页)。

  • 土河

    秦汉时称乌侯秦水,隋称讬纥臣水,唐称土护真水,辽金称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契丹语曰北乜里没里,复名陶猥思没里,亦云撞撞水。源出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城)西※马盂山,东北流。为奚和契丹族发祥地

  • 乞伏炽磐

    ?—428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又作乞伏炽盘。陇西鲜卑人。※乞伏乾归长子。西秦太初六年(393),立为太子。十三年(400),西秦为后秦所败,失国,入质于南凉秃发利鹿孤。晋元兴元年(402),奔其父,降

  • 达牟欧

    见“且卜拉”(558页)。

  • 复株累若鞮单于

    ?—前20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名雕陶莫皋。※呼韩邪单于与大阏氏所生之子。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父死,嗣立。仿慕汉朝谥号,亦于单于称号上增称※“若鞮”(匈奴谓“孝”为“若鞮”)。依匈奴俗,以※王

  • 叟兵

    见“叟”(1703页)。

  • 至元

    ①元世祖忽必烈年号。1264—1294年,凡31年。 ②元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年号,史称后至元。1335—1340年,凡6年。

  • 人庆

    西夏仁宗李仁孝年号。1144—1148年,凡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