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板升城

大板升城

明代东蒙古城镇名。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主持兴建,由投靠俺答汗的白莲教徒丘仝等组织汉族工匠施工。约建成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据《三云筹俎考》、《大清一统志》等所载,地点在※丰州滩西部,约在今土默特右旗一带。三十九年(1560),被明大同总兵刘汉焚毁略尽。四十四年(1565),由白莲教徒赵全、李自馨等进行重建,“创起长朝殿九重”。翌年,再次修缮和扩建,拟作俺答汗“称帝”之所,成为土默特部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隆庆五年(1517),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另谋更靠近大同的地方修建城市(即※库库河屯),以便通贡互市,遂将该城封授其爱孙※把汉那吉。万历十一年(1583),把汉那吉卒,该城由其妻※把汉比吉掌管。俺答汗遗孀三娘子欲兼并该地,力图让其亲生子※不他失礼与把汉比吉合婚,但遭到俺答汗义子※恰台吉等强烈反对,双方大战于大板升,未分胜负。俺答汗长孙※扯力克乘机抢先与把汉比吉合婚,占据该城。十三年十二月(合公元1586年2月)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卒,扯力克为继承顺义王位,弃把汉比吉,与三娘子成亲,不他失礼遂得以与把汉比吉结婚,占有该城。不他失礼卒后,由他们的亲生子※素囊台吉继承。明末,察哈尔部林丹汗及后金相继西入土默特,屡遭战火摧残,该城废弃不存。

猜你喜欢

  • 日喀则红庙碑

    碑铭。清代驻日喀则、定日两地进藏官兵关于修建庙宇的刻石。记述两地官兵鉴于后藏常遭水、旱灾,岁收欠稔,自愿捐资约百两,仿内地庙宇规制,在日喀则旧城内建寺一所,名曰红庙(藏语称“拉康玛波”)塑像供奉,以求

  • 布道

    参见“布摩”(463页)。

  • 刘没铎

    北周时起义首领。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北魏起义首领※刘蠡升之孙。武帝建德五年(576),乘北周败北齐于晋州(治今山西临汾市)之机,取齐人所弃甲仗,聚众起义,被拥立为圣武皇帝,建元石平。次年,遭

  • 达斡尔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亦作达呼尔、达胡尔、达古尔、达瑚哩、打虎儿、打狐狸,皆同音异译,意为“种田的人”。始见于清康熙五年(1666)。清有别称“爱门人”。有说16世纪时史载之“达奇鄂尔”部即达斡尔。新中国

  • 广武将军口产碑

    古碑铭。因碑额作“立界山石祠”,又称立界山石祠碑。前秦建元四年(368)立,存陕西白水纵目镇。原收入《金石萃编》,清代以来多有人研究。1963年马长寿对碑文所记的官名、族名、姓氏等进行考证,对冯翊、抚

  • 蜀山氏

    蜀人氏族名。《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黄帝正妃所生第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据此,近人谓为氏族名,或谓蜀人为汉族的支系。

  • 南诏景庄皇帝

    唐代南诏第十一世王祐世隆谥号。见“祐世隆”(1766页)。

  • 白人

    古代汉族对白族先民的称谓。亦作“僰人”。“白”与“僰”音近,是译音别字。明清以后统称“民家”。1956年,改称白族。详见“白族”(596页)。

  • 宣献皇后

    见“萧绰”(1990页)。

  • 医人院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尼卒埿讹”。属中等司。主事者不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