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族土司制

土族土司制

元明清王朝在土族地区以封授土族或其他民族首领世袭官职进行统治的一种制度。其始祖为他族者,因长期生活在土族地区,后裔亦逐渐融合于土族中,成为土族土司制的组成部分。元朝因袭唐宋王朝羁縻措施,利用少数民族首领管当地各族人民,先后封※祁贡哥星吉为金紫万户侯,任甘肃行省理问所土官;※李南哥为西宁州同知;※南木哥、※帖木录、※癿铁木、※尕力癿、※薛都尔丁等也分别授予不同官职。明洪武(1368—1398)初年,因袭元制,先后封授归附的元遗臣※朵儿只失结为河州前卫指挥,升西宁卫指挥使,※陈子名为指挥佥事;※沙密为世袭总旗;另亦封授一些千户、百户等土官世职,先后受封者计有16家之多。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诸土司各领所部耕牧,各有辖区和属民,在辖区内总揽大权,互不统属,由其子孙承袭管理。并建有衙署、监狱等一整套统治机构、以及土差、土兵以加强统治。按《明律》规定,土司可根据当地习惯法订立一系列“土规”、“土律”,并有权审理辖区内各类案件,其判决不得反抗或违背。清因袭明,凡归附的土司,原官职、品级仍旧。清雍正三年(1725),各土司参加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反清叛乱,因协助清兵把守要隘有功,后该地未行改土归流,土司制度仍其旧。后随着土族社会内部阶级分化和土族人民的反抗,及清王朝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削弱其实力,土司势力逐渐衰落,至清末民初只剩8家。1931年8月,土司制度正式废除。

猜你喜欢

  • 涅离部

    见“乌古涅剌部”(345页)。

  • 黑山派

    中国伊斯兰教派之一。又称“黑山宗”、“黑帽派”。17世纪初年起流行于新疆。始祖玛阿图木·阿杂木第七子伊斯哈克·瓦里(一称伊萨克)和卓。相传早年在汗·阿里克西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布教,徒众喜冠黑帽,故名。宗

  • 节儿

    藏语音译。吐蕃在河陇占领区设置的官职。职能相当于唐代的刺史、节度及清代的总管、统领。沙州(今甘肃敦煌)设此职,称沙州节儿。有节儿论、副节儿、节儿中官、节儿小官等级别之分。吐蕃著名的东道五节度大使论莽热

  • 释加奴

    明建州卫首领。女真族。古伦氏。建州卫指挥使※阿哈出长子。永乐八年(1410),明成祖朱棣出塞亲征,率所部从战有功。八月,晋升建州卫都指挥佥事,赐姓名李显忠。九年九月,举其弟猛哥不花为毛怜卫指挥使。十年

  • 笃哇

    ?—1306察合台汗国可汗。又译都哇、都瓦、都阿、朵瓦、朵哇等。蒙古孛儿只斤氏。八剌子。约元世祖至元十年底(1274年初,一说九年),在窝阔台孙海都扶持下即汗位。追随海都,与元朝为敌,联军扰天山南北,

  • 忒木台

    蒙古国将领。又译忒木歹。札剌儿氏。朔鲁罕子。父死,嗣领父军,隶汗子窝阔台,随从征西域,俘康里部首领以献。继从征西夏。窝阔台即位后,以功行省事于河东,领兀鲁兀、忙兀、亦乞烈思、弘吉剌、札剌儿五部军。太宗

  • 宇文纯

    ?—580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又名堙智突。周文帝※宇文泰子。武成元年(559),封陈国公,邑万户。保定(561—565)中,授岐山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五年(565),奉使

  • 车里

    元朝将领。又译彻里。蒙古汪古部人。征行大元帅※按竺迩子。初随父征战。宪宗八年(1258),随军攻宋,率所部破云顶山,降宋将姚德。从攻重庆,将兵千人为先锋,渡马湖江,败宋兵于马老山。还屯灰山,败宋劫营之

  • 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契丹官署名。“儿”有时写作“人”。又作南面行宫都部署司、汉儿(人)渤海都部署司(院)。契丹开国初,※耶律阿保机于天赞元年(922)创※宫卫制(斡鲁朵),新帝践位,皆置专有宫卫,终辽之世,共置12宫1府

  • 车臣汗部

    喀尔喀蒙古四部之一。以汗号得名。明末,成吉思汗十九世孙硕垒始称车臣汗。驻牧于克鲁伦河。初臣属于察哈尔。天聪九年(1635),察哈尔被平定后,向后金通好,贡驼马。清顺治三年(1646),诱苏尼特部腾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