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家族

土家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湖南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大庸、吉首、花垣,湖北西南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四川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贵州东北部的铜仁、思南、江口等地。人口5704223人(1990年)。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地区通用汉语、汉文,无本民族文字。一说源于秦灭巴后,迁入湘鄂川黔之巴人或廪君之后;或称由湘西地区土著与进入之巴人、汉人融合而成;又谓因与云南彝族有相同习俗,源于唐中叶之乌蛮。今多数学者认为其先民与古代巴人有渊源关系。秦汉以前居于巴郡、南郡(荆州地)。两汉时移入黔中郡(汉称武陵郡),以火耕水耨、渔猎采伐为业。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古有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酉溪蛮、溇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酉阳蛮等名称。宋代,土民、土蛮、土兵等名称相继出现。因地处溪峒,又有溪峒蛮、溪蛮、蛮峒等称。明清以来有时还以徭、苗名称之。直至1957年始确定为土家族。从五代(907—979)起,封建领主经济有一定的发展,至清雍正(1723—1735)间“改土归流”时,逐渐向地主经济过渡。曾多次起义反抗中央王朝的统治。著名起事首领汉代有零阳蛮精夫※相单程,溇中蛮※覃儿健、※谭戎、巫蛮※许圣等。南北朝以后,地方豪酋势力发展。唐代,在湘鄂川黔边境设羁縻州县,归顺者均委以官职。唐末五代间,彭氏势力崛起,逐渐统治溪州等二十余州。宋承唐制,增设散毛、巴东、石柱等宣抚司、安抚司。元明清三朝,先后设置土司统治。直至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农民受土司盘剥,生活无计,多次与苗、侗、汉等民族联合奋起反抗,以明代腊尔山起义、清代乾嘉起义规模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少优秀青年参加革命,与苗、汉等族人民一起建立湘鄂西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组织赤卫队、游击队。1934年10月,红二军团贺龙、关向应及红六军团任弼时在湘、黔、川三省交界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大批青年参加红军,为解放事业作出贡献。长期与汉、苗等民族接触和交往,广泛吸收了各民族文化。主要从事农业,手工刺绣编织享有盛名。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等。尚有崇拜白虎(祖先)遗俗,信仰多神。

猜你喜欢

  • 著帐郎君院

    契丹王朝管理※著帐户的机构。《辽史·百官志》称:“遥辇※痕德堇可汗以蒲古只等三族害※于越(官名)室鲁,家属没入※瓦里。应天皇太后知国政,析出之,以为着帐郎君、娘子,每加矜恤。世宗悉免之。其后内族、外戚

  • 白高大夏国

    亦称白高国、大夏国、夏国。西夏国号。党项语音“庞喻领”。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藏西夏乾祐十五年(1184)刻印汉文《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等文献中,分别用西

  • 铺马

    蒙古语作“兀剌”。指元朝驿站给乘驿使臣的供应。使臣凭铺马劄子由驿站提供车辆、马匹等交通工具和肉、面、米、酒等饮食用品。世祖至元十五年(1728),于中书省右司兵房五科中立铺马科,执掌铺马事宜。参见“铺

  • 巴西萨

    ?——1775清代武官。索伦人。姓布拉穆氏,隶正红旗。乾隆三十八年(1773),以佐领从征金川,因战功赏戴花翎,赐号塔尔济特巴图鲁。四十年,攻康萨尔时,阵亡。

  • 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

    即“沙钵略可汗”(1131页)。

  • 铁勒

    见“敕勒”(1983页)。

  • 移敌列

    即“移剌慥”(2066页)。

  • 黑水先民传

    书名。黄维翰撰。24卷。1922年刊印。该书参阅史籍91种,编录自汉魏迄清末,1700年间黑龙江地区历史人物451人的传略,其中满族及其先民所占比重较大,对研究黑龙江地方史和满族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刊

  • 汪惟正

    1242—1285元朝将领。字公理。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蒙古汪古部人。巩昌府便宜都总帅※汪世显之孙,※汪德臣长子。宪宗九年(1259),父卒,代为巩昌便宜都总帅,守清居山。次年,拥忽必烈即位,

  • 吾亦可

    见“畏可”(16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