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朗央宗
旧宗名。原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噶朗王建立的行政机构。早为转经圣地。藏传佛教徒誉此地之山为糌粑山,仰桑河为牛奶河,河边一巨石被奉为神石。曾吸引大批信徒来此转经朝拜。因门珞械斗,珞巴族迁入增多,成为该地主要居民。战后噶朗王势力乘机深入,遂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阿米吉刀一带设治所建宗(相当内地县),管辖仰桑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先后委派八任宗本(相当内地县官),多为珞巴族头人,统理该宗事务。1931年藏波战争后,拉萨色拉寺接管该地,改为达岗措,并入墨脱宗,成为墨脱五措之一。
旧宗名。原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噶朗王建立的行政机构。早为转经圣地。藏传佛教徒誉此地之山为糌粑山,仰桑河为牛奶河,河边一巨石被奉为神石。曾吸引大批信徒来此转经朝拜。因门珞械斗,珞巴族迁入增多,成为该地主要居民。战后噶朗王势力乘机深入,遂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阿米吉刀一带设治所建宗(相当内地县),管辖仰桑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先后委派八任宗本(相当内地县官),多为珞巴族头人,统理该宗事务。1931年藏波战争后,拉萨色拉寺接管该地,改为达岗措,并入墨脱宗,成为墨脱五措之一。
即“完颜奴申”(1151页)。
政区名,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所辖6州之一(《辽史·地理志》既有荣州,也有崇州,荣州下不记沿革,而崇州下载明为渤海置州,故有清以来,大多认为辽之崇州即渤海荣州,但无定论,一说辽崇州为渤海属县置),领
契丹王朝中兴时期的改革。辽圣宗耶律隆绪是契丹王朝第六代皇帝,从982至1031年,在位50年,是统治时期最长的国君。这一时期,契丹王朝达到了鼎盛。在位期间,对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对原部族进行整顿,
明置。永乐三年(1405),湖广都指挥佥事谢凤等招抚答意苗民,苗族首领石各野等内附。设答意长官司,以石各野为长官,给印章,赐冠带、袭衣、钞币,蠲免其民租徭等。隶贵州宣慰司。其地为苗族聚居区。
古族名。又作离戎。①西戎之一支。因居陕西临潼新丰骊山下,故名。有故骊戎国,秦曰骊邑。国君姬姓,曾与秦人先世通婚。春秋时,晋献公伐之,得骊姬,后为晋所并。 ②指“丽土之狄”(984页)。
哈萨克族社会组织。或称“塔衣帕”,即部落。由若干※乌鲁(氏族)组成。其头目称“比”,或由其他大牧主、大宗教头目担任。初由选举产生,后逐渐转为世袭。负责处理本部落大小事务,征收税赋,解决民事刑事案件和各
见“阿帕克和卓墓”(1245页)。
见“交钞”(875页)。
珞巴族部落名称。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米林县及马尼岗、梅楚卡一带。分萨及、达芒、东鸟、海多、另腰、崩英、嘎若等7个氏族。传说其祖先※阿巴达尼和藏族祖先阿巴达洛是兄弟,原住西藏工布地区,后阿巴达尼及其子孙越
见“克失旦”(9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