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嗢末

嗢末

吐蕃部落名。又作浑末。系由唐时随吐蕃贵族出征河陇地区的奴隶组成。《资治通鉴》载:“嗢末者,吐蕃之奴号也。吐蕃每发兵,其富室多以奴从,往往一家至十数人,由是吐蕃之众多。及论恐热作乱,奴多无主,遂相纠合为部落。”《新唐书·吐蕃传》载:“浑末,亦曰嗢末,吐蕃奴部也”。其散居于甘、肃、瓜、沙、河、渭、岷、叠、宕之间。这些随军奴从,即是吐蕃军队士兵的主要成份。平时散处耕牧,战时随军作战。据安多语读音,“嗢末”似即藏文“bod dmag”(意为“吐蕃军”)的对音。此说从内容与语音来看,均较接近于“嗢末”的缘委。一说“嗢末”系“od bar”(约巴,部落名)的对音。此称于《德乌佛教史》中有载。该部以藏族为主,亦融有汉人,敦煌文书《张义潮进表》载:“嗢末百姓本是河西陇右陷没子系,国家却弃掷不收,变成部落”。此处还有吐谷浑、回鹘、党项、羊同等族部加入。后人多势众,形成强有力的集团。咸通三年(862),曾遣使冋唐进贡。十年(869),因不堪征战之苦,举行起义,部分南归吐蕃,部分留居甘青藏区。五代时仍有该部活动的记载。

猜你喜欢

  • 贪汗可汗

    隋时突厥汗族。阿史那氏。为地区小可汗。隋开皇三年(583),与阿波可汗同随沙钵略可汗拒战隋军,兵败。素睦于阿波,为沙钵略所忌,发兵击之,败后亡奔达头可汗玷厥。

  • 拉林河卫

    见“纳邻河卫”(1272页)。

  • 额桑

    参见“藏币”(2567页)。

  • 嘲瑰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圣宗※兴圣宫。是词尚作名号,《辽史·萧海瓈传》:“海瓈……继娶嘲瑰翁主。”

  • 柳待制文集

    书名。元柳贯(1270—1342)撰。20卷,附录1卷。贯浦江(今属浙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大德四年(1300)荐为江山县教谕,延祐四年(1317)授湖广儒学副提举,六年改国子助教。至治元年(1

  • 崇绮

    ?—1900清末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原隶蒙古正蓝旗。阿鲁特氏。大学士※赛尚阿子。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占领江宁(今南京),分股北上,逼京师。他充督练旗兵处办理文案。十年(1860),英国侵略军北

  • 腰铃

    ①旧时萨满祭具。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较盛行。铁制或铜制,呈圆锥形。分大小两种,大者系于萨满宽幅腰带上,小者执萨满手中。每逢※夕祭用大腰铃,※背灯礼用小腰铃。祭时,腰铃随萨满动作互相撞击,发出有节奏的音

  • 遏罗支

    参见“駮马”(1782页)。

  • 马履安

    1843—1932清末民初书画家。字正泰。四川成都人。回族。幼习经、汉典籍。成年后,倡导教育,主张男女都要读书,曾在皇城清真寺创办清真女子小学。善书画,书出苏东坡体,但不拘一格,揉合赵柳、刚柔兼备;画

  • 剌答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岷州卫(今甘肃岷县境)。宣德三年(1428),其首领官着肖等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金织纻丝袭衣、靴袜等。到天顺八年(1464),首领坚东贡方物,赐其彩缎、衣、茶等物。此后,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