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俄刷是
傈僳语音译,意为“收获节”。傈僳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夏历十月份当稻谷、玉米等农作物收获后举行。届时,家家户户用新收获的粮食做成各种主、副食,并酿一坛新米酒,杀鸡宰猪,以庆贺一年的丰收、祭奠故去的亲人、祈求来年粮食有更好的收成。男女老幼聚集于村寨广场,高烧篝火,老人弹琵琶、月琴,边唱边跳,讲述历史故事,青年男女则围成圆圈跳集体舞,边跳边饮新米酒,歌舞达旦,尽兴方散。
傈僳语音译,意为“收获节”。傈僳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夏历十月份当稻谷、玉米等农作物收获后举行。届时,家家户户用新收获的粮食做成各种主、副食,并酿一坛新米酒,杀鸡宰猪,以庆贺一年的丰收、祭奠故去的亲人、祈求来年粮食有更好的收成。男女老幼聚集于村寨广场,高烧篝火,老人弹琵琶、月琴,边唱边跳,讲述历史故事,青年男女则围成圆圈跳集体舞,边跳边饮新米酒,歌舞达旦,尽兴方散。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崇拜的神祗之一。安放在木鼓房中,为女性,专司稻谷生长,每个村寨普遍供奉。每年撒过谷种后,都得猎头祭祀,否则认为庄稼便生长不好。由于盛行砍头祭谷神,造成寨与寨之间频繁械斗,直至
沙俄迫使袁世凯政府承认外蒙古“自治”的议定书。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后,中俄双方围绕外蒙古主权问题屡有争执。沙俄企图以允许外蒙古改“独立”为“自治”,换取袁世凯政府对外蒙古现状的承
书名。广西风物杂记。1卷。清沈日霖(江苏吴江人,汉族)撰。为嘉庆二十四年(1819)作者为学使督学广西时所作。内容涉及广西气候、物产、矿产、山川、岩洞、僻姓、迷信、寨老、乡约、语言、俗字、壮锦、壮布等
见“诺雷部”(1953页)。
前120—前49汉族。西汉楚王刘戊孙女。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因※细君公主死,奉命赴乌孙和亲,嫁军须靡(岑陬)。史称乌孙公主。岑陬死,其从兄弟肥王翁归靡继位,依乌孙俗,复改适之。生3男2女:长男
葬式之一。将死者入土安葬。是分布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丧葬形式。迄今中国最早的土葬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旧石器晚期遗存。新石器时代土葬已相当盛行。在许多民族地区有以家族或村寨为单位的公共墓地,墓穴多
清代满族两大部分之一的别称,又称旧满洲、陈满洲。清代满洲分作“佛满洲”与“伊彻满洲”两种。“佛”,满语意为“旧”,“伊彻”意为“新”。主要成员为满族入关前加入八旗,属于建州女真与扈伦四部的海西女真,即
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源出橐离(古貊族的一支,或说即北夫余)。史无专传,所指和所在可归为二说:一说是北夫余东迁的一支,地在东海之滨的迦叶原之地(迦叶原地无考),高句骊始祖朱蒙从其所出;后高句骊强大后,其王
即“新疆纪略”(2378页)。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维吾尔语音译,意谓“空中转轮”。流行于南疆地区。一般在春秋季节或办婚礼时举行。其法,在场地上竖起一根10余米长的圆木作轴,轴顶装一木轮,轮上装两根横木,各拴上绳索。轴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