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蕃赞普听法图

吐蕃赞普听法图

敦煌吐蕃壁画名。又称吐蕃赞普礼佛图。在敦煌159号石窟内,位于东壁南侧。为彩色壁画,画于781—848年吐蕃占领敦煌之际。此图是《维摩诘变》大型壁画中的一部分,在维摩诘左侧帐下,画有以吐蕃赞普领先的听法诸国王子,伴有侍臣。其中以吐蕃赞普为首的吐蕃人图像约有7人,均身穿左衽长袖短衫,腰束革带,头戴高毡帽,帽之左右边延伸出白色宽边(又似头巾),掩护耳部,均束发于耳后。项部均戴项链。赞普之装束尤佳,头戴红高毡帽,帽下之白头巾左右外伸,掩护两耳。束发于耳后。帽后有帽翅。宽翻领,白袍,棕色袖口,脚穿乌靴。左臂下垂,右手执一碗形物(似香炉?),立于小方台上。其后一侍者,执龙头有柄华盖于赞普头上。赞普面容丰腴,面视前方佛像。其前后侍者,均手执花、供果等物。赞普形象与《唐书·吐蕃传》所载“衣被素褐、结朝霞帽”颇为一致。此图与158窟《举哀图》一样,均系吐蕃赞普崇佛的历史写照,同时也是一幅吐蕃民俗服饰图。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 布央语

    我国云南省部分壮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谷拉乡和广南底圩附近的村寨中。说布央语的共约两三千人。除部分老人和小孩外,布央人大都会说汉语西南官话和附近的

  • 末些蛮

    元代古族名。今纳西族。又作“摩些”等。为汉晋时“摩沙夷”、唐宋时“磨些蛮”的同音异译。元李京《云南志略》:“末些蛮,在大理北,与吐蕃接界,临金沙江。”元代居住地区基本与南诏、大理时期相一致,以通安、宝

  • 觉支

    见“僾尼”(2249页)。

  • 扇歌

    明清时壮族青年互赠的礼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因将情歌写于扇上,作为信物,故名。即:在一把白色的扇子上,一面画着花鸟,另一面用“方块壮字”写上10首情歌。歌词寓意深远,前后起始,皆有章法。青年

  • 钟离之战

    北魏与梁朝的一次战役。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位于淮水南岸,池深城坚,易守难攻,是魏军南攻拟先夺占的目标,也是梁军保卫京都建康(今南京市)的前线重镇。自北魏景明四年(503)起,双方各为进攻、防守,部署

  • 罕答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四年(1406)十一月,罕答河、扎童等处女真首领40人入朝贡马,明廷以其居地置卫,与撒儿忽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定在前苏联黑龙江口以北看丹河流域,或说在萨尔布湖地区。《满

  • 辉迈拉呼

    即“辉迈喇虎”(2201页)。

  • 田州岑氏源流谱

    广西田阳壮族岑氏之家谱。不分卷。清岑某撰。内容记自岑仲淑于宋皇祐元年(1049)官拜大理评事,至清光绪元年(1875)二十九世岑乃青止。内分《谱叙》、《支派图》、《官职》、《世谱》、《列传》、《土官世

  • 阿拉木札木巴呼图克图

    见“盆苏克丹津呼图克图”(1706页)。

  • 谿卡

    藏语音译。元代已有明确记载,明代已趋完善。原意庄园。藏族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后,为农奴主阶级在农区经营管理其领地、属民的主要组织形式。按领主类别的不同,分为雄(官家)谿、曲(寺院)谿、格(贵族)谿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