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吉林外记

吉林外记

书名。又名《吉林统志》。清萨英额(满洲正黄族人,字吉夫)撰。10卷。成书于道光七年(1827,一作六年)。作者道光年间在吉林将军衙门任职,受将军富俊之委撰。其在自序中言:“天下府州县莫不有志,盛京有通志,黑龙江有志又有记。吉林为我朝发祥根本之地,并无记载,岂非阙典?因于退食之暇,搜罗采访,集腋成裘”而成书。内容上溯清朝初,包括长白山至库页岛的广大区域。卷1为御制诗歌,卷2疆域形胜、山川、城池,卷3满洲、蒙古、汉军、建置沿革、驿站、船舰桥梁,卷4职官、兵额,卷5俸饷、仓储事宜,卷6学校、学额、儒林文苑、祠祀,卷7田赋、物产、公署、人物,卷8时令、风俗、贞节、杂记,卷9古迹,卷10双城堡、伯都讷屯田。作者以“事必证实,言皆有据”为编撰原则。有《渐西村舍汇刊》刻本、《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丛书集成》初编等本传世。对研究吉林史地和满、赫哲等民族的社会历史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笔帖式

    清代官名。亦作笔且齐。清内阁、各部院馆、各府寺监、八旗内外衙署等所置的低级官员。掌翻译、缮写满、汉章奏文移、书牍等项文书事务。《清通志》载:本称由来已久,“沿历代令史遗制”,远者可溯汉代“兰台令史”,

  • 寨官

    宋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官名。时朝廷在广西左、右江流域置5寨(一说左江4寨、右江4寨)、宜州5寨、融州钦州各2寨、琼州(今海南,时属广西)3寨、桂州1寨。每寨设巡检、知寨、都监、主簿各1人,总称寨官。由朝

  • 克食

    满语音译。“恩赐”的意思。涉及此词的清事记载,有的因词中有“食”字样,误解作食品,如说“赐克食几次”,实属叠用汉、满文的“赐赐”两字。若表达原语意,应作:蒙克食(恩赐)御膳若干品。

  • 萧特烈

    ?—1123辽末将领。字讹都碗。契丹族。天祚帝朝入仕。乾统年间,为宿卫,继出任顺义军节度使。天庆四年(1114),迁同知咸州路兵马事。翌年,以兵败,削节度使。保大元年(1121),徙隗乌古部节度使。战

  • 麻普

    即“马步”(156页)。

  • 卜言台周

    见“布延彻辰汗”(471页)。

  • 班城

    见“缚喝”(2416页)。

  • 伊盟报

    中国共产党三边地委机关报。1944年冬在定边创刊。为不定期刊物。初名《蒙古报》,后改此名。油印,4开,以蒙汉两种文字发行。专门对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民众进行革命宣传。1948年曾停刊,1949年夏复刊。

  • 苴乌星

    唐代嶲州东蛮两林部首领。见“苴那时”(1333页)。

  • 土谢图汗部

    喀尔喀蒙古四部之一。一作图什业图汗部。以汗号得名。喀尔喀初无汗号,自成吉思汗十八世孙阿巴岱赴唐古特(西藏)谒达赖喇嘛,迎经典归,为众所服始称汗,至其孙衮布始称土谢图汗。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