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榜
清代科举考试中旗卷、民卷中式者合一金榜题名。康熙八年(1669)起,八旗子弟复行参与科举,与天下举人、贡生(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生)、生员、监生一体考试汉文。满洲、蒙古编为“满”字号,汉军编为“合”字号,其中额人数,则视每科应试人数多寡临时请旨而定,合汉人等为一榜,同列甲第,称之合榜。同治乙丑(1865)科蒙古状元(一甲第一名)崇绮、汉军探花(一甲第三名)杨霁,光绪癸未(1883)科※宗室榜眼(一甲第二名)寿耆等,都是旗人,皆为合榜中式者。参见“分榜” 323页)。
清代科举考试中旗卷、民卷中式者合一金榜题名。康熙八年(1669)起,八旗子弟复行参与科举,与天下举人、贡生(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生)、生员、监生一体考试汉文。满洲、蒙古编为“满”字号,汉军编为“合”字号,其中额人数,则视每科应试人数多寡临时请旨而定,合汉人等为一榜,同列甲第,称之合榜。同治乙丑(1865)科蒙古状元(一甲第一名)崇绮、汉军探花(一甲第三名)杨霁,光绪癸未(1883)科※宗室榜眼(一甲第二名)寿耆等,都是旗人,皆为合榜中式者。参见“分榜” 323页)。
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对其酋长或首领的称谓。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汉代长沙武陵蛮“名渠帅曰精夫”。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曾据险隘起事,攻郡县。后为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败,归降。
藏语音译,意为“部落办事人”。原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下牧区基层组织的执事之一。各部落共同推出一名人选,由※宗本(相当于县一级地方政权“宗”的官员)决定。负责传达宗政府的命令、宗政府与部落的联络及向小部落派
清代蒙古阿拉特(平民)向封建领主缴纳的一种赋税。在蒙古地区,封建领主对其领地的牧场和牧地享有支配权,除优先占有水草丰饶的最好牧场,供自己饲养放牧外,将其余牧场分给所属阿拉特使用,阿拉特除按规定向领主缴
元朝将领。蒙古八鲁剌思氏。瓮吉剌带子。世祖至元(1264—1294)中,任宿卫,事皇孙铁穆耳。后随从北征叛王乃颜党哈丹等,以功受忽必烈汗赏赐,领太府监。后从宁王阔阔出、海山战海都、笃哇叛军。以功拜翰林
书名。唐代段成式撰。前集20卷,分玉格、贝编、尸穸、诺皋、动植等30篇。续集10卷,分贬误、寺塔等6篇。琐闻杂事,分类记载、道佛人鬼、灾祥灵异,无不具备。体例略似西晋张华《博物志》,而内容则较繁杂奇兀
1622—1699清代青海广惠寺高僧。藏族。生于多麦南部曲科附近之赞莫纳,从散华活佛出家。先后在西藏郭芒扎仓、达仓热哇堆等地聆听教程,学习经法。获林赛噶居学位。按西藏地方噶丹颇章旨意于顺治九年(165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藏语音译。西宁管辖40族之一,即雍正时(1723—1735)达赖宣抚的阿里克40土司中的阿里克部落。原驻可可乌苏。东至多尔宗与察罕诺们汗界,南至纳克溪、色特尔布木,西至厄林汤奈
?—207东汉末年乌桓首领之一。又作速仆丸。史称其勇健多谋。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初,为辽东乌桓大人,有部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卷入中原军阀混战。中平四年(187),受汉叛将张纯诱使,连续扰汉
金代女真姓氏之一。亦称温迪罕氏。参见“温迪痕部”(2283页)。
藏语音译,又作囊生。意“家中饲养的”,通常译作“家奴”。旧时西藏属民中的一个等级的称谓。其中绝大多数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自营的经济,衣食靠主人供给,得世代在主人家中或庄园内从事各种劳役,主人可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