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叶什勒池

叶什勒池

清代新疆湖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又名伊西洱库尔淖尔。《西北边界图译汉考证》作伊西洱库尔。又作雅什里库里。“库尔”、“库里”与“淖尔”皆“湖”之意。即今帕米尔高原上的雅什库里(原中苏待议地区)。乾隆二十四年(1759),副将军富德追大,小和卓至此。岸上立有乾隆帝《圣制纪功碑》。为中国新疆“喀什噶尔所属山川”之一。 【叶尔羌城】 古城名。位于今新疆莎车。建置年代不详(一说为乾隆二十四年,似不确)。城踞冈阜。其规模在南疆中居最。城垣高3.3丈,周11里余(一作6里3分)。分置5门(一作6门),东、西、北各置门1,南2。皆无名。城中街巷屈曲错杂,漫无条理。民居以土垣屏蔽,穴垣为户,高者3尺。城东南有古塔一座,周约12—13丈,无檐楹窗槛,中有磴道可至顶。城内有霍集占所居子城一座,周约2里余。居室壮丽,瓦皆琉璃。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霍集占叛乱后,为办事大臣驻所。部分被改为兵营和仓库。居民大多数为维吾尔族,也有汉族、乌兹别克族和俄罗斯及克什米尔等地商人。每当集市,货如云屯,人如蜂聚,奇珍异宝,所在多有。同治年间(1862—1874),为阿古柏占据。光绪三年(1877)收复。九年(1883),被辟为莎车府驻地。是维吾尔族聚居区最重要的城镇之一。

猜你喜欢

  • 槐因亦儿坚

    蒙古语音译。又译火因亦儿干。“槐因”意为“森林”,“亦儿坚”意为“百姓”,《元朝秘史》释为“林木中百姓”,又称“森林民”。《史集》称:“有些蒙古部落,其禹儿惕(营盘)在森林附近,便被称为槐因亦儿坚,即

  • 渝水

    古河流名。又作宕渠水。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因渠江与合川县以下一段嘉陵江合流,又通称渝水。昔有賨民聚居其两岸。

  • 红山

    ①吐蕃山名、地名。红山藏文称“玛波日”,唐时特指今布达拉山,因其山色近红,故名。藏文史书《拔协》又称其为“逻娑红山”,松赞干布曾在其上建有小宫室及修道处,是为布达拉山上之最早建筑。据《布顿佛教史》载,

  • 雅尔奈

    卫拉特蒙古宗教节日。蒙古语,意为“诵经会”。每年六月十五日开始,八月一日结束,共45天。参加经会喇嘛,每天仅吃一顿饭。在此期间,百姓可以前往烧香,但不能在庙内住宿。经会结束后,举行赛马、摔跤等竟技活动

  • 召火哈

    参见“滚课”(2465页)。

  • 列德

    ①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都落对氏族首领的俗称。亦作聂德布。珞巴语音译,意为“长者”、“有权威”、“主人”等。一般自然形成。由有德才、办事公正、能言善辩、富有生产经验并有威望的人充任。负责处理氏族或村寨的日

  • 黑真

    见“赫哲族”(2422页)。

  • 回回国子监

    参见“回回国子学”(784页)。

  • 得失得本

    见“赤寔得本”(1015页)。

  • 太波嘎列

    门巴族民间叙事诗。相传由诗中的主人公太波嘎列创作。全诗分牛的降生、牵牛、放牧、搭帐蓬、拴牧犬、挤牛奶、打酥油、迁牧场等共14章,458行。叙述传说中的门巴族牧业始祖太波嘎列艰难创业,为民造福的经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