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叠州

叠州

州名。又作迭州。古为羌地。北魏时为吐谷浑据有。北周建德五年(576),武帝太子宇文赟西征吐谷浑,据有此地,翌年置州。以群山重叠,故名。治所在叠川(今甘肃迭部县境)。辖境相当今白龙江上游地区。隋大业(605—618)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领合川、乐川、叠川3县,治所移至合川(今甘肃迭部县)。广德(763—764)后,地入吐蕃。

猜你喜欢

  • 母则黑儿普

    彝语音译。意为由于租佃土地而产生的额外负担。旧时四川凉山美姑地区彝族社会中施行的一种剥削制度。包括三项内容:“母则窝”,意为因租地而交纳的猪粮;“母则直”,意为因租地而交纳的酒粮;“申直”,意为因租地

  • 赵阿哥潘

    蒙古国将领。一作阿哥潘。吐蕃人。先世属吐蕃乌思藏掇氏家族,后居临洮附宋,赐姓赵。巴命之孙,叠州安抚使赵阿哥昌子。承继父业,统治当地诸族。后归附蒙古,随军征四川,以破大安功,授临洮府同知。曾从征阆州、利

  • 彰愍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监母斡鲁朵”(“监母”意为“遗留”,“斡鲁朵”意为“宫”)。为辽景宗※耶律贤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

  • 五尺道

    古道名。秦并六国后,为把统治势力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令常頞主持开凿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此路北起今四川宜宾,经云南盐津、昭通,南抵曲靖。因山路险峻,路宽仅为五尺,故名。汉武帝时又派唐蒙率

  • 拓跋余

    ?—452北魏皇帝。452年在位。又名可博真。鲜卑拓跋氏。世祖太武帝※拓踌焘少子,其母闾左昭仪为柔然敕连可汗吴提之妹。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442),封吴王。正平元年(451),改封南安王。二年三月(一

  • 大勖进

    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子,文王※大钦茂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奉文王命朝唐,获厚遇,唐玄宗于内殿宴饮、授官、赐袍带,留作宿卫。

  • 随满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绥满河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女真野人首领巴思答木、咬纳等50人来朝,与阿剌山等4卫同时设立。

  • 托时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佟。初任仓场侍郎。雍正五年(1727),因事罹罪被革职。七年(1729),授侍郎衔,偕副都统广西等率随员20人奉命出使俄国,欲联络俄国共同夹击准噶尔。八年(1730)十二月抵

  • 乐善

    ?—1860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伊勒忒氏。道光二十年(1840),由拜唐阿补銮仪卫整仪尉。二十四年(1844),迁治仪正。二十七年(1847),升云麾使。三十年(1850),调发陕甘以参将用。咸丰

  • 镇守内臣

    见“钦差镇守辽东太监”(16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