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隅语

却隅语

又有人称扎巴语,我国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甘孜州的新龙、雅江、理塘3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7千。却隅语有方言差别,可分为东、西两个方言。方言间通话有一定困难,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也有少量差别。以新龙县龙拉西乡为代表。语音特点有:单辅音50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类,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4套,鼻音、擦音、边音均有清浊两套,有唇齿部位擦音和小舌部位塞音和擦音。复辅音较丰富,有144个,仅有二合的,结合特点除鼻音能与清送气音结合外,其余均为浊音与浊音结合,清音与清音相结合。有10个单元音,元音没有长短、松紧对立,但有鼻化和卷舌元音各一套。复元音有后响的,也有前响的,以后响为主,由i、u介音组成,方言中还有y介音。无辅音韵尾。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很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较丰富。形态、虚词等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等10类。名词有双数,复数语法范畴,用在名词后加词尾的方式表达。量词较丰富,分名量词和动量词,量词和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多数、集体4类,第一人称双数、多数、集体代词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表示领有时,用词根元音屈折的方式表达。动词有人称、数、时态、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变化、添加前后加成分、重叠词根等方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基本形容词常采用重叠形式。结构助词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处所、从由、比较等多类,语法作用不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有:单音节词和由单音节复合成的合成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成分。合成的方式有并列、偏正、主谓、宾动等。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藏语,藏语借词偏重于宗教用语和少量生活用语。借词约占词汇总数的25%左右。四音联绵词较丰富。

猜你喜欢

  • 马拨飞递

    指明代驿站直接传送紧急公文。明制,驿站只提供交通工具,一般不接送公文,但北方辽东地区例外,辽东地区只有卫所(军事组织)建制,驿站由卫所直接管理,派兵卒充当驿夫。驿站除接待过往官员、运送官物、押送犯人外

  • 牛录额真

    清代官名。早期满族出兵或狩猎时,辄接家族、村寨组织队伍,每10人选一人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箭主之意)。明万历十一年(1583),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起兵时,对此旧有组织形式加以改造,定300人为1牛录

  • 阿亦马黑

    即“爱马克”(1897页)。

  • 文程

    清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乔噶木克氏。世居科尔沁地方。后金建国初归附,授辖员。天聪三年(1629),升梅勒章京,从征明至通州,败明经略卢象升兵。崇德六年(1641),从征明,围锦州,复败洪承畴兵。论功授

  • 北魏世宗

    见“元恪”(228页)。

  • 景东之战

    明洪武间麓川思氏地方政权首领思伦法(傣族)为扩张封建领地而发动的战争。元末明初,麓川坐大。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入云南,于麓川地方置平缅宣慰使司,以其为宣慰使,寻改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兼统麓川

  • 斡齐尔博罗特

    1490?—?明代东蒙古左翼克什克腾部领主。亦作瓦齐尔博罗特、乌达博罗特,汉文史籍作阿赤赖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满都海哈屯生。与※阿勒楚博罗特为孪生兄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

  • 氐叟

    见“叟”(1703页)。

  • 李陵台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李陵台遗址在今正蓝旗西南的黑城子,南接察罕脑儿站,北接桓州站。距上都约100余里。来往官员、使臣必在此过夜。元人黄溍

  • 那离羌

    ※烧当羌的一支。东汉永和在三年(138),众3千余骑攻金城(治允吾,今甘肃永靖县西北),被汉将马贤击败。失众400余,马千余匹。复西招羌胡,杀掠吏民。次年,又攻汉马贤军,失败,损失1200余人,马、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