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藏寺

却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互助县。清顺治六年(1649),第一世却藏活佛南杰班觉建。雍正元年(1723)毁于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重建。乾隆三十年(1765),清朝赐“广教寺”(亦云广济寺)匾额,许建九龙壁一座,后再赐“祥轮永护”匾额。同治年间(1862—1874),再次被毁。光绪十三年(1887),五世却藏罗桑图登雪珠尼玛重建。寺内有大经堂、小经堂、千佛殿,并有却藏、章嘉、赛赤、归化、莲花、丹斗、阿群、麻干、夏日等活佛之拉让和吉哇昂,建筑宏伟。设有显宗、时轮学院,采用哲蚌寺郭莽扎仓教程,并在扎仓内设有本寺“却藏康村”。其属寺有化隆县夏琼寺、湟源县扎藏寺、贵德县白马寺等。信徒为青海藏族、蒙古族、土族。寺主却藏活佛,是清朝在青海最早敕封的呼图克图之一。有祈愿法会、金刚佛修供会,及弁经考试等宗教活动。每年正月在千佛殿前举行酥油花会,为期14天,远近各族人民纷纷赶会拜佛。

猜你喜欢

  • 凯霖

    约1255—?元朝官员。祖籍西域,阿鲁浑氏。汉姓简,字和叔。成吉思汗西征时祖父哈只哈心归附,东迁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父阿散,仕元,任大名路税课提领,遂居大名(今河北大名)。幼读儒书。仁宗皇庆元年

  • 荣王

    ①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完颜爽由英王进封。爽名阿邻,天德三年(1151),授世袭猛安。正隆(1156—1161)中,犯海陵王酒禁,贬归化州刺史,夺猛安,旋授安武军节度使。海陵剪灭宗室,忧惧不知所出,会

  • 博尔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博儿赤”、“宝儿赤”、“保兀儿臣”、“博啰齐”等。《元朝秘史》释为“厨子”,即司膳。《元史·兵志》:“亲烹饪以奉上饮食者,曰博尔赤。”为※“怯薛” (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

  • 乌拉依乎达

    新疆哈萨克族婚俗之一。意为换亲,即双方儿女互为婚姻。以自家女儿嫁给对方为儿媳,又娶对方家女儿为儿媳。此种形式在贫苦牧民中较普遍。程序虽与一般结婚相同,但手续较简便,经济上也较节约。

  • 张彤砫

    即“张彤柱”(1179页)。

  • 乌尔图绰农河

    河流名。辽称按出河。发源于内蒙古巴林旗之巴颜五兰峰,东南流,会布雅乃河及牯尔图河,东流入阿噜科尔沁旗界,东南流入达尔罕旗界,没于沙地。清代迄今,沿河为巴林、阿鲁科尔沁、达尔罕等旗游牧之地。

  • 敖教勒

    祖先神。鄂温克语音译,“根子”、“祖先”之意。亦称“霍卓热”。今内蒙古阿荣旗鄂温克人旧时信奉的神之一。家家都供奉,逢年过节祭祀。鄂温克人传说,其祖先是被雷击死的,上身升天变成“保勒索浩勒合鲁勒”神,中

  • 阿里白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以物与人已然”,即“已把东西给人”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名命名者。如海陵王之侄完颜阿里白。

  • 特柔其

    土族语音译,亦称“卡安过”,意为“领头人”、“总管”。旧时青海互助地区土族对村寨头人的称谓。一般由民众推举产生,或由村民挨户轮流担任。但多由富户充当。任期1—3年。职责是:召集村民商议宗教或其他重大事

  • 都指挥使

    官名。统军将领的称谓。名称始于五代,宋元因之。明沿其称。洪武八年(1375),改都卫指挥使司为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设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为省一级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综理司事,掌印信,统辖下属诸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