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博奇

博奇

?—1859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倭哷氏,隶齐齐哈尔镶红旗。咸丰三年(1853),以佐领率黑龙江骑兵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赐号富尼雅罕巴图鲁,加副都统衔。八年(1858),为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所败,收集溃卒屯邵伯(今江苏江都县西北邵伯镇)。次年战死,谥果肃。

猜你喜欢

  • 达拉特

    见“打郎”①②(428页)。

  • 达尔汉

    ①(1590—1644)清初将领。满族。敦络罗氏。初隶满洲镶黄旗,后改隶正蓝旗。沾河寨主杨舒次子。努尔哈赤公主所出。初任佐领,尚和硕公主为额驸。天命四年(1619),从努尔哈赤灭叶赫部,诛贝勒锦台什,

  • 伙夫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有使用权,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但必

  • 长寿王

    高句骊国第20世王巨连(《魏书》称“琏”)的谥号。巨琏于晋安帝义熙九年(413,一作八年)继位,即位后第15年(427),将高句丽王都由今中国吉林省集安县迁至今朝鲜平壤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

  • 分得拨什库

    清代官名。满语汉译。初称代子,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佐领的副手,协助管理本佐领事务,终清一代不改。参见“拨什库”(1377页)和“骁骑校”(1782页)。

  • 秃巴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唐代称都波。其居地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与乞儿吉思、撼合纳等部相邻。以狩猎经济为主,冬季“跨木马逐猎”。成吉思汗二年(1207),为术

  • 弥姐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湟地区。东汉时向内郡迁徙,分布于关中、陕北等地。晋、十六国时期,有一批以“弥姐”为姓氏者活动于西北地区,如弥姐高地、弥姐婆触等。隋代《邑主雷惠祖合邑子弥姐显明等造像记》和《邑主弥姐

  • 辽王

    ①辽封爵。耶律仁先受封。仁先,辽皇族。燕王瑰引子。重熙十六年(1047)迁北院大王。十八年,与皇太弟重元为先锋,攻西夏。清宁九年(1063),受命平重元之乱,进封宋王。咸雍元年(1065)改封辽王。

  • 咸同起义

    清代贵州苗族大起义。因发生在咸丰五年至同治十二年(1855—1873)之间,史称“咸同起义”。参加起义苗民达百万之众,遍及贵州东、东南及中部150余州县,延续达18年之久,是清代最大的一次苗民起义。苗

  • 宇文神庆

    见“宇文庆”(8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