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襄城蛮
南北朝时期南襄城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城名为族称。分布在今湖北南漳地区。南齐建元二年(480),其首领秦远乘北魏攻齐,官军尽发,郡县无备之机,攻潼阳(今湖北潼水马良坪一带),杀县令焦文度,破临沮(今湖北当阳西北)百万砦等,杀略百余人。荆州刺史豫章王遣中兵参军刘伾绪到当阳,北上黄蛮降齐,刘伾绪戍汶阳,秦远避走。其后裔一部分与汉族融合,一部分与土家、苗、瑶等族融合。
南北朝时期南襄城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城名为族称。分布在今湖北南漳地区。南齐建元二年(480),其首领秦远乘北魏攻齐,官军尽发,郡县无备之机,攻潼阳(今湖北潼水马良坪一带),杀县令焦文度,破临沮(今湖北当阳西北)百万砦等,杀略百余人。荆州刺史豫章王遣中兵参军刘伾绪到当阳,北上黄蛮降齐,刘伾绪戍汶阳,秦远避走。其后裔一部分与汉族融合,一部分与土家、苗、瑶等族融合。
即“牛满江”(358页)。
现称大觉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寺院,位于今北京西北郊旸台山麓。因寺后有清冽泉水流入而得名。据沙门志延撰于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旸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载,当年“三月,舍钱三十万,葺诸僧宅。”“又五
?—400十六国时期后凉大臣。略阳(治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开国主※吕光子。后凉永康元年(396),吕绍继王位后,为司徒,掌管朝政。同年,率东苑之众斧洪范门,与兄吕纂发动宫廷政变,逼弟绍自杀。拥
见“昭烈皇后”(1648页)。
西夏诸王位之一。位在第二。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门巴人称“莫玉珞”,西方文献称“阿波尔”。相传原住喜马拉雅雪山附近的特里里东,随后向西南迁移,越过安贡河谷,最后从日乌越过雅鲁藏布江,定居在潘金、仁更、罗龙一带。在语
?—1862清朝大臣。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福州将军壁昌子。荫生出身。道光间,由道府升按察使,署布政使。咸丰二年(1852),赴河南军营,为钦差大臣琦善办理文案。八年(1858),由山西巡抚调河南
契丹※宫卫制(即斡鲁朵制)下,属于宫卫下的一种机构名称。为诸宫(府)下的军事机构。《辽史·国语解》称:“提辖司,诸宫典兵官。”掌诸宫卫军事事务,传递命令,征调兵马。该机构设于各重要地点。《营卫志》记: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甘肃山丹县。唐为删丹县,宋初为西夏所有。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分地。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为山丹州,直隶行省。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山丹卫。清雍
即“俺答谢表”(18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