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城
古地名。高句骊筑。因在南苏水流域得名。故址因对南苏水所在看法不同,众说纷纭:或依《辽史》苏州条指在今辽宁金县境内;或说在赫尔苏河(东辽河)流域;一说在辉发河上游;旧有说与苍岩城在今朝鲜顺川、殷山地,今多数学者认为在今辽宁抚顺市东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约为今铁背山或萨尔浒山上的一山城。乾封三年(668),薛仁贵拔南苏等3城后,引兵略地,不久高丽国亡。以其地置南苏州,为唐安东都护府领州之一,后废。
古地名。高句骊筑。因在南苏水流域得名。故址因对南苏水所在看法不同,众说纷纭:或依《辽史》苏州条指在今辽宁金县境内;或说在赫尔苏河(东辽河)流域;一说在辉发河上游;旧有说与苍岩城在今朝鲜顺川、殷山地,今多数学者认为在今辽宁抚顺市东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约为今铁背山或萨尔浒山上的一山城。乾封三年(668),薛仁贵拔南苏等3城后,引兵略地,不久高丽国亡。以其地置南苏州,为唐安东都护府领州之一,后废。
见“吉能”(680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三年(1405)八月,与※屯河卫同时建立。其地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道河流域。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神宗曾宴赏海西、安河等卫指挥歪卜等八十五名朝贡者。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候补知州沈潜修纂。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后成书。手抄本。两函10册,共20卷。卷一参修姓氏、凡例、星度、建置;卷二巡幸、公署,卷三疆域、职官;卷四山川、学校;卷五典礼、田赋
见“敌烈部”(1882页)。
汉代地名。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强弩都尉路博德始筑塞于居延泽(今居延海),为北方屏障和军事要冲,故又称遮虏障。天汉二年(前99年),骑都尉李陵出其北,击匈奴,兵败,降
书名。(1)清秦恩复撰,20卷,已佚。据清人张澍记述,系根据《东都事略》、《宋史》诸书史料,书未成而辍。《扬州府志·艺文类》著录。(2)清王昙撰,4卷,已佚。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据《南献遗征笺》著
满语音译。清代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勋臣封爵之一。顺治四年(1647),以半个前程改称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1736),在原设公、侯、伯之下,又增设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五爵以从古制。遂以此
①(?—1696)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臣汗※硕垒第十一子。初号达赉台吉,驻牧克鲁伦河之北索和尼。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诸子及部众投清。二十八年,
战国时期赵国要塞遗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东北。战国赵武灵王时(前326—前299)筑。下有长城与山相连,至此中断,形成阙口,故名。阙口有城名高阙戍,置重兵防守塞道。汉元朔四年(前125),卫青将兵1
云南彝族一支阿细(阿西)人的传统民间歌舞。亦作“阿西跳月”、“跳乐”。盛行于弥勒、泸西、路南彝族自治县。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和中老年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火把节、春节等喜庆日或农闲时,在草坪、空地